• 40阅读
  • 0回复

培育完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载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1-10
第5版(理论)
专栏:

培育完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载体”
湖南省岳阳市市长 欧阳松
科技与经济结合,需要有一个运转灵活、畅通便捷的中间“载体”,即通常所说的桥梁和纽带。这个载体的运行,既具有科技转移的自身规律,又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涉及到行政管理、信贷资金、传递市场、人才培训等诸多方面,构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载体运行机制。这几年,我们在加速科学技术向经济领域转移的过程中,重点抓了载体运行机制的培育和完善。
建立管理机制,增强科技转移的约束力。“水往低处流”,可以说是科技向经济转移的一种形象化表述。虽然科技之水在经济的引力下可以自然流动,但是,其流向、流量、流速却不能自觉控制,需要借助外力调控,这种外力就是管理。我们在加速载体运行的过程中,注意发挥管理的三个效应。首先是发挥权力效应,组织科技转移“大合唱”。科技转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协调运转。我们成立了决策导向的领导机构、提供咨询服务的智囊机构和实施项目转移的办事机构,逐步形成多层次通力协作,致力于科技转移的总体格局。市政府在科技长入经济中担负总指挥作用,既决策总体战略、方案、政策,又利用权力的影响协调方方面面,确保实施科技转移的资金、物资、人才等保证条件的落实。其次是发挥计划效应,把科技转移工作落到实处。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技兴市的总体战略规划,既有到本世纪末的长期发展目标,又有分期到位的中期计划,还有年度实现项目的具体指标。为了增强计划观念,加大计划效应的力度,我们采取分级分步制定工作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状的方式,把科技转移计划落实到责任单位,项目承包到责任人,实施目标进度考核,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计划总体考核内容,依法统计监督,按章奖罚。再次是发挥优选效应,获取科技转移的高效益。我们吸取过去在科技转移上由于盲目性较大、起点较低带来负效应的教训,坚持以高起点引进、高标准创新为原则,以创建科技示范乡镇和科技型先导企业为突破口,采取择优引进、重点突破的方式,把引进、消化和创新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完善投入机制,增强科技转移的催化力。投入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粘合剂”和“催化剂”,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作保证,科技就不可能长入经济,科技转移就是一句空话。几年来,我们靠各方面努力,大范围组织资金,扩大了科技投入,逐步形成财政、金融、企业、民间、海外、个体相结合的科技投入机制,较好地保障了科技转移所需资金的及时和持续供应。1988年以来,尽管我市因接连遭受两次特大洪涝灾害,加之市场疲软的影响,经济生活出现困境,但由于科技投入机制健全,渠道多,来路广,科技投入仍呈增长趋势,平均每年投入近2亿元。活跃市场机制,增强科技转移的辐射力。技术市场是科技长入经济的媒介体。我们在培育和繁荣技术市场方面重点抓了一个中心、二个网络的建设。其中,一个中心,就是创办了一个常设的科技贸易中心,每年举办2—3次全市性科技贸易洽谈,还利用一些重大的经贸文体活动,进行科技成果交易;二个网络,即建立健全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和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定期发布技术成果和生产技术难题信息,引导生产部门及时吸纳科技成果。特别是在农技推广方面,建立健全了四级(市、县、乡、村)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极大地激发了生产部门对科技的需求,促进了一批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洞庭湖滨地区100多个乡镇的近100万亩耕地上,推广了棉花科技高产规范化栽培模式,使棉花单产由过去的30公斤一跃达到80多公斤。在200多个县以上骨干企业中,引进吸收了300多项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项目,1990年全市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到35%。
健全培训机制,增强科技转移的再生力。科技人员是科学技术的主体,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物化于生产领域必须通过人的作用来实施,而人的这种作用又有赖于技术培训。在技术层次方面,我们重点抓好专业培训,促进初级人才向中级、高级转化,形成高、中、低三类人才合理配备。在职能层次方面,重点抓好岗位培训,逐步形成管理干部、技术干部、技术工人合理配置的“一条龙”结构。我们还根据对科技人才需求的变化,重点抓好多元化培训,逐步形成知识更新快,人才流动快的转动结构。这样的人才培训,大大改善了全市科技人才的分布状况和年龄结构,从而提高了全市对科技成果的吸收消化能力。“七五”期间,全市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65%,比“六五”期间提高一倍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