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发展山区“地边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17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读者建议

发展山区“地边经济”
山区土地陡、薄、瘦、碎,大部分耕地呈阶梯状态,被石坎、土埂镶嵌成无数小块,地块细密,边垠参差。以我县为例,全县60万亩耕地,平均每块不足2亩,大约被分割为30万块,每块地的地边周长按多边形折中偏低计算大约为150米。“地边经济”主要是指在地边发展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又不影响石坎、土埂的牢固性,还能保水、保肥、护坎、美化环境,使生态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多种经营品种。如蚕桑、龙须草、黄花、魔芋、金银花、茶树等经济作物。地边可以成为农民发展生长期短的多种经营品种场地,利用好了,可以拓宽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子。
发展“地边经济”不需高深的专业技术,一般农民都可以掌握。我县青曲镇在大力发展龙须草基地的同时,广泛在田边地头栽种龙须草,累计发展地边龙须草面积达到2300亩,年产草已达100余万公斤。安阳镇横山村从1988年起,号召农民在田边地头见空插针发展龙须草200亩,1990年产草已达12.5万公斤,使农民初步尝到了甜头。
发展“地边经济”选择什么品种,要搞好效益论证,防止盲目白干,同时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具体抓好发展“地边经济”所需的种子、种苗、信息、技术、资金等服务工作。
湖北郧县县委办公室贺盛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