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为中华争光——山东潍坊华光电子集团公司抓质量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18
第2版(经济)
专栏:中国质量万里行

为中华争光
——山东潍坊华光电子集团公司抓质量纪事
“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 柏生 王虹
提起华光,人们都不陌生,因为华光电子出版系统是我国印刷技术从铅与火走向光和电的标志。从1985年华光系统正式通过国家鉴定,被评为中国10大科技成就之一而在国际科技界引起轰动到现在,山东潍坊华光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已连续推出了4代新产品。出厂的2000多套系统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还出口欧美、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卓越:不懈地追求
华光集团公司的决策者们深知,开发高技术产品,必须在质量上永不满足地追求高、新、超,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华光Ⅳ型研制成功之后,供不应求。但他们没有止步。为了能方便地进行功能扩充和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他们大胆采用了新的设计思想和国际最新技术,于1990年又推出了华光Ⅴ型电子出版系统。Ⅴ型机以其更高的性能价格比,使华光系统从新闻、出版、印刷等行业,走进办公自动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华光Ⅴ型机的基础上,去年下半年,华光人又研制成功了彩色电子出版系统,为彩色报纸和彩色书刊的排版印刷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为保证产品质量,华光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基础管理。他们全部工艺采用国际标准,舍得花钱购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精密测试仪器,建立了3条高标准的受控生产线。他们严格控制进货渠道,坚持做到“货比三家”,择优定点。进厂的器件,全部高温老化,然后进行动态测试。对配套设备,全部开箱检查,测试合格后方准入库。所有系统出厂前,再经过调机人员互测、检验部门检测和接机用户验收三道关卡,保证系统出厂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服务:第二次竞争
照排分公司副经理李宝明对记者说,在华光人的质量观中,产品推向市场,寻找使用伙伴,这只是第一次竞争。而售后服务,在某种意义上则是比第一次竞争更重要的第二次竞争。他们还说,无形的金牌比有形的金牌更值得一争,这个无形的金牌就是信誉。
在华光集团公司有一本大台帐,上面记录着从销售第一套电子出版系统以来两千多家用户使用机器的详细情况。他们严格遵守定期调查、登门服务的规矩,把用户需要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去年,新疆一家用户急电说机器不能工作,维修人员立即飞抵新疆,发现是用户使用失误造成的,只用了两三分钟就解决了问题。今年春节前,新加坡一家使用华光系统的公司来电话,要求帮助他新聘的操作人员赶排一批会议材料。培训部主任3次通过国际电话遥控辅导,光电话费就花了两千多元,终于教会了对方。公司老板在电话中连声致谢说:贵公司的机器好,贵公司的人更好。为了向用户提供最及时的服务,他们还花费数百万元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5个办事处,开辟了上百个维修服务点,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服务网。在公司内部投资扩充了老产品备件库。对于通过巡访、书面、电话征得的用户意见,则及时归纳、分析,加以改进。
华光集团公司注意虚心听取用户的建议和要求,不断拓宽产品开发领域,提高服务质量。针对我国办公自动化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满足四化建设需要,根据用户建议,在开发高精尖电子出版系统的同时,他们还组织力量开发了普及型出版系统。经在国务院系统和山东、安徽、山西等省府系统联网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