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这里既无积压又不欠“债”——谈合肥洗衣机总厂产品畅销原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18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这里既无积压又不欠“债”
——谈合肥洗衣机总厂产品畅销原因
梁长森
在全国洗衣机产品不怎么畅销情况下,合肥洗衣机总厂生产的“水仙”牌洗衣机,却是紧俏商品。1992年计划生产45万台,与他们订有供货合同的商场400家,仅210家就订完了全年的生产量。
合肥洗衣机总厂原是一家生产小型电机和机床的集体企业。“七五”期间开始腾飞,1990年实现利税1881.7万元,固定资产增加到4444.47万元,是1985年的11.3倍。1991年总产值2.34亿元,实现利税2400万元。这里的生产发展速度、效益和固定资产的增殖之快在同行业中是领先的,产品的利润率连续三年荣居本行业的榜首,实现利润占全行业利润的1/4,而产量只占7%。该厂既无库存积压产品,又无三角债,今年1月份已收到1992年预付货款1000多万元。
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个洗衣机厂出现兴旺繁荣局面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依靠技术进步。合肥洗衣机总厂在激烈竞争中也曾一度陷入绝境。厂长陈荣珍带领一班人马几乎跑遍大半个中国后,提出“加快技改引进步伐,狠抓产品更新换代”。在省市领导的支持下,投资2000万元,1987年初从国外引进了八十年代中期水平的大波轮、新水流双桶洗衣机的生产技术和关键设备,当年便生产出20万台款式新、功能全、质量好的洗衣机,受到消费者欢迎。以开发全自动洗衣机产品为主的第二期技改项目,已进入试车阶段;以开发超大容量双桶洗衣机产品为主的第三期技改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投资2000万元的模具制造厂,国产设备已安装投产。现在,全厂已初步形成洗衣机、燃气器具和小家电三个系列产品。
洗衣机总厂非常重视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1986年以来,职工技术培训费每年以16%的速度递增;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也由占职工总数的3.8%上升到21.7%。不论有无学历、学历高低、技术职务高低,只要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都大胆用到关键岗位上。张晓梅1988年工科大学毕业,工作肯干肯钻研,有创新精神,最近担任了全自动洗衣机的主设计,而几个工程师乐于给她当助手。
2、“零缺陷生产”。就是产品要100%合格。消灭0.1%产品的缺陷。
为达到这一目标,厂领导不仅大会小会讲质量,对职工灌输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思想,而且采取了一些硬措施:第一,质量标准明确。如洗衣机就有160项质量标准。第二,落实质检人员。总厂1/10的人是质量检查人员,分布在各个生产环节上,洗衣机总装线上1/3的岗位是质检员的。第三,检测手段先进。不惜花巨资购置了近百台先进的检测仪器,对洗衣机的7项必检项目进行严格检测。第四,该返工的返工,该报废的报废,毫不迁就。第五,最后抽查。洗衣机出厂前按1%抽查,发现问题,再按1/10抽查,若再发现问题,全部返回总装车间。第六,拿出40%的奖金作为质量奖,每提高产品1%的一次合格率,就提取奖金100元。
3、确立“全员市场意识”。几年来,他们在教育全体职工树立面向市场、为用户生产思想的同时,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好、有一定文化水平、业务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销售队伍。他们把全国划分为三大片,每片一位经理、几位销售员。不仅积极推销产品,而且要写信息报告,使生产和市场息息相通。经过调查研究他们选择了购买力强而又无洗衣机厂的西安市为突破口,把洗衣机送到各主要商场,采取先试销、销后付款的办法,赢得了西安商界的信任。随后,一下子装运36个火车皮的洗衣机,覆盖了西安市场。
销售公司本是搞销售的,但他们不提销售第一,却强调服务第一。他们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了300个维修点,洗衣机出故障可以就近修理。
这个厂对中层干部和技术干部实行了承包制、聘任制、任命制,基本上搬掉了铁交椅。对职工实行升降档相结合的用工制度。分为四个档次:合格职工,预备职工,试用职工,厂内待业。由于每个档次都有明确而具体的标准,工人可以自觉对照,1988年实行这个制度后,降档的工人从未出现过与领导吵闹的现象,而且降档的人数越来越少。他们采用五种形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即基本工资、浮动工资、PQC综合奖、节约奖、突出贡献奖五种形式,视个人工作、劳动的成效,给予不同的报酬。近几年来,在生产发展的同时,职工年平均收入以10%的速度递增,住房条件、文化生活、子女入托、入学、就业也都有很大改善。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研究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