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积小钱 办大事——兴国县建立乡镇水利基金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18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积小钱 办大事
——兴国县建立乡镇水利基金的调查
刘清生
地处赣南山区的兴国县,通过建立乡镇水利基金,迈出了自力更生办水利的新步伐。去年全县27个乡镇建立水利基金会,共筹集水利建设基金103万元,相当于当年县财政投入水利建设资金的三倍半。人们称赞说:“水利基金集小钱办了大事情,把群众的心同水利建设连得更紧了。”
兴国县有59.3万人、47.8万亩耕地。境内大部分为丘陵山地,又是全国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水利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全县仅有1座大(二)型水库和1座中型水库,有小型水库49座,蓄水10万立方米以下塘坝和万亩以下引水工程1万余座。有效灌溉面积34.2万亩,有近14万亩耕地没有灌溉设施或者设施不全,没有解决灌溉问题。已有的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面临着效益衰减的威胁,每年因水旱灾害全县都要损失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公斤粮食。严峻的事实告诫人们:“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几年,这个县把水利建设摆上了重要位置。
建立乡镇水利基金,民主理财,严格管理。
1、水利基金会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以合作的形式集资兴办水利事业。全乡村民、机关团体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均为会员,村民按责任田(人均0.85亩)每年每亩交基金谷4公斤(合2.4至2.8元),干部、职工每年交3.5元。群众推选代表参加基金代表大会,由乡政府、水管站、粮管所、财经所、营业所、村委会和群众代表组成基金理事会,代表大会研究决定重大问题,理事会负责贯彻代表大会决议并监督实施。群众既是水利基金的筹集者,又是管理者。
2、收、管、用结合的制度管理。基金的筹集实行以粮计征,与公购粮任务同时下达,夏粮入库时统一征收;管理实行帐户单列,专收专付,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挪用;使用按乡村三七分成,一支笔审批。使用单位向理事会提出申请,经水管站勘测,理事会审议后由理事长一支笔审批。
3、择优扶持,循环受益。水利基金采用择优列项,补助实物的办法,主要用于乡镇重点工程。在项目选择上,对群众热情高、准备工作好、效益显著的工程优先安排。补助的水利基金主要用于购买水泥、钢材、炸药等工程建设用物资、器材,由水管站统一购置,按计划拨付。村组安排水利基金建设项目,按照三年规划,分轻重缓急,实行先后受益,逐年平衡。
水利基金会积极协助政府落实水利建设计划。
去年,这个县建成各类水利工程5251座,是计划的1.4倍;完成土石方475万立方米,是地区下达争取数的2.2倍;实现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和改造中低产田5.2万亩,是计划的1.8倍,投入、规模和效益都是近十年来最好的。
过去修水利眼睛向上,等提资、等安排,现在是自己的事情,基金会积极协助政府落实水利建设计划,安排资金和劳力,全县水利建设出现了资金早落实,群众早发动,扎扎实实,全面发展的局面。多年动不起来的边远山区良村乡,也投入水利基金5万元,掀起治水热潮,完成新建工程182项。全县水利建设高潮时上劳力20万人,占总劳力的83%,各乡镇建成永久性水陂1169座,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多渠道吸引水利资金的投入。
去年从水利基金和国家以工代赈;省、地、县有关部门、乡镇水管单位、群众重点集资等渠道,全县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73.3万元,比上年度增加近四成。水利投工610.9万个,每个劳力26.2个,比上年度增加了近一倍。建立水利基金,乡镇安排重点工程有了主动权,重点工程启动难的问题得到解决。五里亭乡从水利基金中投资13万元,在坝南村建一重点引水工程,保证了1000亩的抗旱用水需要,去年早稻增产12.5万公斤,还保证了二晚的栽插。山村、山组团结治水成为风尚。长冈乡的长冈支渠、渡槽建了17年不能通水,基金会支持乡政府组织多村协作攻坚,打通了三个隧洞,修通了七公里支渠,使受益的四村1200亩水稻实现了水旱无忧。
 (作者单位:江西省水利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