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薛培森与航空博物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1-2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薛培森与航空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 唐贤美
隆冬时节,朔风凛冽。早上九点,距北京市区四五十公里的航空博物馆刚开馆,展厅内参观者已是摩肩接踵。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身着馆服的长者在解说。他话语中洋溢着的对祖国航空事业的自豪,并强烈地感染着观众。
这位解说者叫薛培森,是航空博物馆馆长。他十四岁参军,一九五一年从牡丹江航校毕业以来,一直在空军工作,是位爱航空事业胜过自己生命的人。
一九八六年,薛培森得知空军要筹建航空博物馆,便主动请命。他带领一名战士,住在大汤山脚下空气稀薄而又潮湿的小洞库里,默默地工作着。如今,这个博物馆已展出各类飞机一百九十六架,跻身于世界五大航博之列。展品中除退役的飞机外,有些珍贵的飞机文物是薛培森抢救出来的。有人说,薛培森的耳朵、眼睛像雷达一样,时刻捕捉着有关飞机的信息,一旦发现线索,便不辞辛苦地寻找。他和战友孙铁良几十次过水坑,钻草丛,在上海体育航校周围的荒草丛中,找到了破烂不堪的一架苏制飞机。他不顾脏臭,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垃圾堆中,挖掘出了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战功的苏制拉十一歼击机机身。他从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垃圾堆中,发现了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的蚊式飞机的一侧机翼。一天早上,薛培森洗脸时听见广播中播出台湾一飞行员驾机来大陆投诚,飞机因油料不够,掉在广东省境内的消息,立即与空军有关部门联系,要求由航空博物馆将飞机运回展出。
抢救出来的飞机,不管多破烂,薛培森都组织馆内的技术人员精心修复。被工厂预计需六万元修理费用的飞机,他们自己修复只用了两万元。一些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飞机,即使找不到原机,航空博物馆的技术人员也千方百计进行复制。他们先后复制了一九一○年中国人自制的第二架飞机
“冯如二号”、被誉为“中国革命军空军之父”的杨仙逸将军领导制造的飞机“乐士文一号”、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那架蚊式飞机,则是经航博考证,由南昌航空公司复制的,英国空军提出要用刚退役的飞机来交换。薛培森回答:“不换,也不卖,我要给后人保留文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