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欢乐的东大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19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写

欢乐的东大厅
本报记者 张善菊 李宏伟 李战吉
3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时针指向14时30分,再过60分钟,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就将拉开序幕。来自各地、各条战线的委员们,纷纷利用这短暂的时间互致问候。
大厅右侧,最先到来的郭延林、彭清云、林彬、李元、赵杰、刘月生、卢仁灿委员,围在一起,谈笑风生。这时,一位老人走过来,热情地向大家打招呼。他是杨拯民委员,是杨虎城将军的长子。记者请杨老说几句,他谦逊地笑笑:“在座的都是老红军,资格比我老。”
林彬委员说,我老家在安徽金寨县。红军时期,全县有10万人参加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只剩520人。今天在座的都是幸存者。刘月生委员说,我们这些老军人,当年苦心,后来担心,现在顺心。我们高兴地看到,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指引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率领人民走向富强。
田健委员向舞蹈家赵青走来。赵青连忙赶过去打招呼。老乡见面,格外亲热。田健热情地说:“山东这几年发展很快,你快回家乡看看吧,来吃咱们的肥桃!”赵青连连称好。
画家黄胄早早地拄着拐杖来到东大厅。刚落座,宫达非、李大维委员便凑了过来。黄胄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自己筹建的“炎黄艺术馆”,李大维满怀深情地谈起了台湾亲属的近况。3人谈兴正浓,女委员崔美善、莫德格玛和武季梅等笑呵呵地簇拥而至,争先恐后地与黄胄握手寒暄。宫达非委员风趣地说:“今天是好日子,东大厅里群星会黄胄。”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身着鲜红上衣的阿依吐拉是一位特别活跃的委员,频频与老朋友握手谈笑。忽然,她发现来自家乡的维吾尔族委员们,便跑过去,同她们拥抱,用本民族语言向她们问好。
汕头大学女教授郑丽荣委员挤到了阿依吐拉身旁,打开小手包,拿出她俩去年在政协会上的合影照,送给阿依吐拉:“一年了,又盼到了这一天!”
铃声响起,委员们步入庄严的会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