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礼重情义轻”之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1-27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礼重情义轻”之喟
朱铁志
新年不期而至,春节转眼就来。又到了“礼仪之邦”大送其礼的时辰。然而,礼品在咱们中国人心中的滋味,似乎越来越不对劲了。凡夫俗子如我者流,大有谈“礼”色变的趋势。送礼吧,怕囊中羞涩,“小意思”不成敬意;收礼吧,恐今日收桃,明天必要报李,何时算个了结?礼品,成了一些人害怕又不敢得罪的怪物。
其实,礼品作为一种物化的情感,本是无可厚非的。在西方,每逢圣诞来临,长幼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互赠小礼物,表达的是天伦之情、夫妇之爱、友朋之意。在咱们中国,则有“礼轻情义重”的俗语。
然不知何故,中华民族这种重义轻利的美德似乎有所丧失。不少人变得越来越势利,世风亦颇多浮华了。别的不说,只说近年来京、沪、穗渐次兴起的所谓“精品”热,就很让笔者困惑。
所谓“精品”,大抵是些做工精巧、作为礼物馈赠亲朋的小玩意儿。其中备受青睐者,尤以洋货居多。“精品”固然很精,但真正叫“精”的,不仅在其货色,更在其价格。什么会用洋话问好的小娃娃,会用“脏话”打趣的小泥人等,五花八门,不胜枚举。一套法国造玻璃杯不过3只,却索价36元,据说是慕其“精而雅”。而相仿价格,却可买到12只一套国产玻璃杯,其“精而雅”虽不在法兰西之下,但国货少人问津,洋货“购者如云”,还要“从速”。有什么办法呢?无怪乎聪明的商人爱给国货起洋名。
我当然不赞成以劣品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但送礼总该发自内心且量力而行才有意思。设若朋友迫于某种压力、打肿脸充胖子送厚礼于我,我一定深感忐忑不安,原有的那份情谊也难免大打折扣。但现在这种迫于风气送厚礼的事实在太多了!结婚送礼、年节送礼、小孩子生日送礼、老人做寿送礼、乔迁送礼、出国送礼、回国也要送礼。至于请人办事要送礼,就更不用说了。无事不送礼,不送礼就办不成事。
国人“热衷”于礼品,往往轻视其情义价值,而尽取其功利效应。送礼是投资,投出芝麻必欲取回西瓜;收礼像借贷,不出多久,就要连本带息一同奉还,不管还的是姓私还是姓公。如此“礼尚往来”,实在少有君子之风,而多小人之气!那些硬着头皮收受礼品者,既非情之所至,亦非力所能及。在这种心态下,真是不送礼没劲,送礼更没劲。
其实,送不送礼,送精品送劣品,是每个人的事,无须我饶舌。但动辄以礼品轻重度情义深浅,使我们陷入“礼重情义轻”,甚或“礼重情义无”的窘境,总不能说是好事。至于公款送礼,更是败坏社会风气,造成恶劣影响。如果说,长此以往,国将难免“败由奢”的厄运,大概不算耸人听闻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