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民主,解难之本——河北省赵县建立村民代表会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1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民主,解难之本
——河北省赵县建立村民代表会的调查
范文俭 娄珍须
在河北省赵县的281个行政村中,除5个小村外,都建起了村民代表会。村民代表会是按照河北省《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的有关规定组建的,一般由30人至60人组成,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支持村委会工作;收集、反映村民的意见;撤换、补选村委会个别成员;讨论决定本村的重大事项。这一制度在赵县全面推广一年多来,给农村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民主机制的建立
在以往的赵县,从村干部的产生更换,到村里重大事情的决策、实施,往往都无法定的程序,大都随乡村两级干部个人的意愿而定,由此产生了诸多矛盾。
县委和县人大常委会经过调查研究,进行试点,在普遍进行村干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依据河北省《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把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相当作用的村民议事会这一咨询机构,变为拥有决策、监督、任免干部这三权的权力机构——村民代表会议,并制定了《村民代表会议事规则》。按照这个规则,在全县农村形成了这样一种程序和机制:党支部或10名以上村民代表有权提出议案,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委会负责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实行监督,村民代表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村委会成员。
西封斯乡北王村是个7年换了6茬班子的“老大难”村。这村原来的干部以权谋私严重,财务混乱,每年干部吃喝用公款万元以上。1986年村里投资8万元盖校舍,村主要干部高价承包给自己的亲戚。他们只顾捞钱,把校舍盖成了危房,使全村学生无处上课。村民对此十分气愤。村民代表会第一次会议便宣布:对承包人罚款8000元,并限期缴出。同时,撤换了村干部安排的不称职教师,村里投资4万元重新翻修校舍。村民们人心大快,竟自发捐款4000元,很快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还给新选配的教师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接着,村民代表会又发布第二号决议:一切财务收支,须经代表审查签字,方可入账。这样一来,全村气氛骤变,各项工作全然不难了。
建立村民代表会一年多来,全县有32个多年的“老大难”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针对村委会的村民集体上访减少了80%。
公道服人心
在农村,一村所以成为“老大难”,一些事情所以难办,原因就是三个字:不公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缺乏对村干部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村民代表会的成立,使这个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双庙乡永安村过去在推行计划生育中,村民死顶硬抗。为啥?不公道。同样的情况,有人被罚款,有人却分文不交。村民代表会成立后,下决心解决这全村第一大难题。他们监督村委会实行公开化,建起9个公开栏、7个检举箱。在公布普查情况和处理结果时,把干部及其亲属的名字排在前头,用红笔标出。对此,3名村干部坐不住了,督促自己的4名亲属采取了长效节育措施。这一来,全村80余人很痛快地执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使村里这项工作一跃成为全乡的先进。
南寺庄乡东湘洋村过去,村干部在发放宅基地上搞特殊,使全村矛盾积成了疙瘩。面对这一非常棘手的问题,村民代表到自己的选民中逐户征求意见,了解情况,研究制订了统一的发放标准,谁家该给,谁家不该给,逐户列出清单,张榜公布。这样,过去积成的矛盾,随之化解了。
民主制度加速农民素质的提高
民主程序和监督机制的建立,促使村干部增强了民主意识、公仆观念,促使村民增强了参与意识、主人翁责任感。村民主动巡护集体树木的事屡见不鲜。像邻里不睦、婆媳吵架、打架斗殴、赌博迷信等不良现象,也明显减少。
自普遍建立村民代表会以来,全县农村新上集体企业80多项。这些项目由于经过充分的民主论证,效益都相当不错。1991年全县村办企业产值比上年仅增7.8%,利润却增长了23.8%。全县村民代表会否定不合理项目36个,避免集体经济损失210多万元。
这些变化,使赵县的领导想了很多很多:以前我们总埋怨农民和农村干部素质低,而对农民在新形势下产生的民主要求关注不够,对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关注不够,这恰恰妨碍了农民和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和现代意识的增强。正因为如此,村民代表会制度的建立显示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