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改革开放推动侨乡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1-29
第5版(理论)
专栏:

改革开放推动侨乡经济发展
中共福建省晋江县委书记 施永康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没有大胆探索、开拓进取的意识和脚踏实地、顽强拚搏的精神,是难以有所作为的。10年来,晋江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短短的十年内,晋江基本完成了从农业县向工业县转变的历史进程,初步形成了外向型经济格局,综合经济实力跃居福建各县之首,两个文明建设蓬勃发展。
晋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历史上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穷地方。单一农业经济使晋江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停留在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的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发展比较缓慢。到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有2亿多,农民人均纯收入107元,财政收入仅1476万元,长期靠国家补贴过日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给晋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落实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成农村第一步改革之后,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尖锐,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成为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紧迫问题。县委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县情,认为晋江有90多万人口,而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胞竟达200万人,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雄厚。放开眼界,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发展商品经济的独特优势,确定了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把海内外几百万晋江人发动起来,以拚搏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侨乡的发展思路。
思想的解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大解放。县委适应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强烈愿望,并根据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适当发展的原则,发动和引导群众,借助侨力,广开门路,联户集资,发展乡镇企业。这时,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就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他们艰难探索,勇于创新,终于冲破了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内外环境的制约,开拓出一条“三闲”起步,“三来”过渡,“三资”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即依靠农村闲散资金、闲散劳动力和空闲民房发展乡镇企业,通过发展“三来一补”逐步过渡为“三资”企业,进而发展到引进外资成片开发工业区的农村脱贫致富的振兴之路。我们根据晋江社会、经济、地理、历史条件,以广泛吸收侨资为依托,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小商品、大市场、小洋贷、大创汇”为特征的外向型乡镇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以乡镇企业为支柱的晋江县国民经济,以年递增20%左右的速度持续稳定增长。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86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财政收入达1.5亿元,1991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30.12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财政收入达1.7亿多元,是福建省第一个财政收入达到超亿元的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千元,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我们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完善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为群众创造了政通人和的好环境,既没有增加国家投资,也不必为企业承担经济风险,却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事实证明,晋江走的是一条符合县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
振兴晋江之路,是一条极不平坦的道路,有成功,也有挫折。如果说晋江这几年发展得快一些,关键在于善于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探索新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刚刚起步,我们按照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大办乡镇企业,并促进它走出晋江,走向全国,利用国内商品市场和科技市场尚未形成的机遇,以大无畏的精神去开辟和占领自己的市场,走“市场——技术——原材料”和“原材料——市场——技术”的发展道路,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协作经济格局。
我们坚定地认准党的农村政策是“富民”政策,只要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群众脱贫致富,就大胆支持,放手让群众去干,在干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正确引导,逐步完善。对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消极现象,一方面加强教育,一方面加强管理,必要时也进行整顿,但决不挫伤群众积极性。同时,集中财力发展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既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又发展了基础产业,把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行业紧紧掌握在政府手里,强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公有制经济对其它经济成分的制约力,从而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县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十三大后,我们正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认真执行县委制订的“抓基础(农业)、稳支柱(乡镇企业)、保重点(外向型经济)、靠科技”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开展工作,进一步推进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