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一座座丰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1-30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一座座丰碑
彭加瑾
以纪念建党70周年为契机,1990至1991年的中国电影生产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波翻浪涌中,跃居峰巅并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与刻画革命领袖形象的作品。
这里有展现决定中国人民命运的“三大战役”的《大决战》;有揭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开天辟地》;有描写伟大领袖崇高情感的《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有反映人民总理十年内乱中忍辱负重、鞠躬尽瘁的《周恩来》等等。
它们取材不同,创作方法、艺术特色各异;然而都涌动着诚挚的激情,都应和着时代的呼声,在党与共和国的伟大历史、历史伟人的心灵世界里,发现并弘扬了为现实生活所亟需的崇高与壮美。这是革命历史在现实中的巨大的回响;也是悲壮的中国革命历史艺术化的结晶。它使历史与伟人再一次地“复活”,其影响和意义将远远超出银幕。
《大决战》以缜密的构思,全景式地展现了三大战役。气势雄浑,大气磅礴,撼人心魄。在或运筹帷幄、或血肉相搏的种种描写中,贯串的是一种真正的历史精神与历史的哲理。这里的胜负进退,不只是双方政治、经济、军事、人心、素质的差异;而是由此综合而成的历史的选择与结论。这是真正的巨片,不但是因为规模与场景,而更是内蕴的深邃与广博。
《开天辟地》不以完整的历史事件作框架;艺术家承继了“史传”传统,“以人带史”,才使这个难以再现的伟大事件得以搬上银幕。生动的人物形象,求真的探索追寻,澎湃的理想激情,最终都汇聚到了南湖的舰船上。它所贯串与传达的依然是中国命运的历史性的选择与结论。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所揭示的是伟大领袖的亲子之情。这是一个以往银幕所未曾表现过的领域。近距离地观照伟大领袖的内心世界,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新鲜与亲切。然而,它最可贵的是平凡中见崇高,纯真中见深广。作为父亲的毛泽东与作为领袖的毛泽东,在这部短小的作品中获得了高度的统一。
《周恩来》可以说是目前伟人传记片中很成功的一部。艺术家牢牢抓住十年内乱中周恩来情感的起伏波动,把人民总理的伟大人格展现得情真意切,淋漓尽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主人公坚韧的拚搏,构成了动人心魄的矛盾冲突。艺术家没有依附任何“类型”,他们创造了一种只属于自己的、类似于“纪录”“报告”的新体裁。
仅仅例举这样四部作品,我们就可以看出艺术家的成就:他们不但具有政治的热情;也富有艺术的才华。他们既能驾驭繁复的巨大事件;也能潜入人物的深层心理。他们不但能忠实于历史的展现;也能够充分地发挥想象的创造。在电影发展史上,他们树起了一座座的丰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