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李鹏会见意大利新闻界人士 就中国同欧共体国家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加快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等问题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1-30
第6版(国际)
专栏:

李鹏会见意大利新闻界人士
就中国同欧共体国家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加快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等问题答记者问
新华社罗马1月28日电(记者赵子健、朱云龙)中国总理李鹏在结束对意大利的正式访问前,28日下午在罗马大饭店会见了意大利17家新闻单位的主编和记者。他表示,他对意大利的访问虽然短暂,但富有成果。他说:“两天来,我同安德烈奥蒂总理就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进行了会谈。我会见了科西加总统、参众两院的议长、天民党和社会党的领导人、伊利集团和埃尼集团的董事长和意大利工业家总联合会主席,以及许多企业家。双方谈得很好,达到了我们寻求的‘和平、友谊、合作’的目的,我们对访问的成果感到满意”。
记者:中国和欧洲共同体关系发展的前景如何?
李鹏:中国实行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12年了。这12年成绩很大。改革开放使我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最近3年来的治理整顿取得了成效,现在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都很好,我们将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西欧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也很发达,西欧人民同中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友谊。中国愿意扩大同欧共体各国之间的合作,当然包括同意大利的合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同意大利、中国与欧共体发展关系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记者:世界正在寻求建立新的秩序,中国对此有何看法?
李鹏: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确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新秩序应当有利于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两大主题,事实上这两大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因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有类似内容的原则应当成为建立新秩序的基础。这些原则的核心是不干涉内政,尊重各国人民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不论是实行什么社会制度,接受什么意识形态,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都应有权对建立新秩序作出贡献。
记者:去年7月,意亚协会为加强意中关系曾举行了一次报告会。那次报告会意大利总理也参加了。我们今年准备在北京举行第二次报告会。你对此有何看法?
李鹏:中国政府支持一切旨在增进中意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活动。
记者:据我们了解,中国经济的一大半盈利来自私营企业,而国营企业有1/3是亏损的。国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柱,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些国营企业的?
李鹏:你掌握的材料是不确切的。目前中国的国营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大约为55%。向国家上缴的利税大约占70%。所以,它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远远大于私营企业。在这里,我没有贬低私营企业作用的意思,因为在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私营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有益补充。
今天上午,我会见了意大利最大的国营企业——伊利集团的董事长,同时在座的有中国最大的国营企业之一——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总经理。伊利每年营业额为400亿美元,石化公司每年营业额为250亿美元。我同时问他们:“你们的企业办得怎么样?”他们都回答:“办得很好。”当然,中国也有一些国营企业办得不理想,有亏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负担过重,国家向它们征税多;另一方面也有机制问题。所以我们今后改革的重点是转换这些国营企业的机制,使它们能够真正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地去经营,而且面向市场。把竞争的机制引入这些企业,让它们的产品接受市场的检验。
记者:随着苏联的消失,中国成了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有无“孤立”感?苏联解体对中国有无影响?
李鹏:我们没有“孤立”的感觉。你看我们这次访问意大利,就遇到了很多很多的朋友。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影响,不能说一点也没有,但影响不大。虽然两国都搞社会主义,但执行的政策不一样。苏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搞军备竞赛,中国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改革开放10多年,经济发展了,人民得到了实惠。中国的改革是在政治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不知这位记者是否到过北京和莫斯科。只要对比一下,看看商店的情况就会得出结论。中国人民很自豪,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充分的信心。
记者:你们将如何进行政治改革?
李鹏:中国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是同步进行的。我们讲的政治改革首先要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政府要定期地向人代会报告工作。人代会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其次是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作用。中国有8个民主党派,它们是参政党,不是反对党。长期以来,它们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今后要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
第三点是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对政府进行监督、帮助和支持。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国的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广泛的民主。
记者:听说在亚洲要建立地区经济集团,美国对此表示担心,你对此有何看法?中国同亚太国家的经济关系如何?
李鹏:亚洲没有像欧洲共同体那样的地区经济集团,但有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不久前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倡议建立东亚经济集团。中国地处亚太地区,理所当然要同周边国家发展经济合作,这种合作不是排他性的。中国同日本的贸易额在1991年达224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同意大利的贸易额在去年达23亿美元,在欧共体范围内意大利成了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德国。中国今后10年有很多建设项目。昨天中国同意大利签订了价值1.5亿美元的乙烯项目的合同。如果今后再多签几个合同,中意贸易额还会进一步上升。去年中国进口总额达638亿美元,5年内中国将进口3000多亿美元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必要的原材料。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只要意大利产品具有竞争力,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中意经贸关系必定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