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超浅水船舶研究取得成果与一般船舶比,吃水深度减少航速提高二至三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19
第4版(要闻)
专栏:

超浅水船舶研究取得成果
与一般船舶比,吃水深度减少航速提高二至三倍
本报讯 记者王行增报道:一直沿用一百多年的船舶尾推进方式已经被突破。福建省船舶技术研究所周锦宇,经过十几年潜心研究,创造了把船舶推进器前移的推进新理论和五项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船舶的超浅水和高航速。
尾推进式船舶由于推进器的最佳直径不易实现,推进效率低,尾倾和下吸现象难以克服,吃水深且航速提高也受到限制;采用周氏理论设计制造的船舶,采取牵引式布置,使推进器前移,配套采用W型双封闭隧洞体船舶线型,使船舶的吃水浅性能通过真空自吸原理得以实现。与一般船舶相比,船体吃水深度可减少近一半,航速可提高二至三倍。目前,用周氏理论研制的钢体、木体、水泥体和玻璃钢体30至100吨级的20多只船已经下水,其中一艘百吨级水泥船,其吃水深度不到一米,远远低于同吨级船吃水1.5米的标准,而且操纵灵活,不仅可以在水面原地回转、倒车,在紧急转向时,幅度不超过船长两倍,这些都是常规船无法比拟的。
有关专家认为,应用超浅水船舶技术成果,不仅可以节省整治航道、港口的巨额资金,而且可以解决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在我国众多0.35至0.6米水深的河流中,都可行驶60至80客位的超浅水客船和各类同等吨位的运输船,水深5米的港口,都可满载停靠1.5万吨级船舶,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可观。
最近,这种超浅高速船的研制,已经正式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