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迎接命运的挑战——记全国残运会室内团体操《太阳神·生命之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19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迎接命运的挑战
——记全国残运会室内团体操《太阳神·生命之歌》
本报记者 吴骅 江正茂
太阳给我一片火红,
我要释放生命的热能。
群星对我亲切呼唤,
我要挺直不屈的身影。
53分10秒的精彩演出,440名演员的辛勤劳动,使今晚的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开幕式锦上添花,使座无虚席的天河体育馆内满堂生辉。它把人们带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对体育的理解和对美的追求的无限遐想之中。

贝多芬的不朽之作《命运》交响曲拉开了《太阳神·生命之歌》的帷幕,那反复出现的激昂而又凝重的主旋律,仿佛在强调着人类在生存发展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在不断地升华。
一位浑厚的男中音旁白:在人类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不幸者,他们也许从未看到过大地和阳光,他们也许永远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憎,他们的脚下有着难以跨越的障碍,他们的面前凝固着一个无声的世界。然而,他们却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点燃了向命运挑战的火炬,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白色的光束照着旋转舞台中央的一位健美运动员做掷铁饼的造型,橙色的灯线洒在6位健美选手轮廓分明的肌肉和形体上,不断变化着的群雕造型充分展示着健力美,再现着古希腊文明和现代体育的融合。

星光下,一位盲人儿童拉起了小提琴独奏曲,那如泣如诉的琴声,在向人们倾诉着对美好的向往和对光明的渴望。
鼓起的风帆在海潮和雷电中闪动,执帆者勇敢地与风浪在搏斗;轮椅帆板队在白色的“云海”中前进,时隐时现的五彩风帆好像在海浪中漂动;孙即树、陈义前两位高位肢截演员表演的海燕迪斯科节奏明快,形象逼真。这一幅立体的画卷仿佛描绘着残疾人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战胜风浪,迎接胜利的不屈性格。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是美好的人间”。一首《爱的奉献》把团体操的结尾推向高潮。广州市残疾人艺术团湛燕宁那深情的演唱,唱出了残疾人发自内心的期望,也唱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残疾人应该得到的关怀和尊重。
演出通过电波传向全国。残疾人需要人们的了解和理解,更需要人们的帮助和关心。

规模空前的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是我国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的明证,残疾人运动员在国际体坛上创造的辉煌成就,也同样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体育事业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音乐声起,花满全场,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在重新理解爱的含义;在了解残疾人渴望生活、自强不息的性格的同时,也在了解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像一首诗,像一幅画,《太阳神·生命之歌》让人们在美好的回忆和品味之时去思考、去感受、去理解——人类是在与命运的搏击中生存和发展,更应该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青春的旗帜自己去上升,倾斜的道路自己去踏平。我要创造瞬间的永恒,我要拥有无愧无悔的人生。”
(本报广州3月1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