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党对黄逸峰事件的严肃处理 有力地鼓励了自下而上的批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2-17
第2版()
专栏:

党对黄逸峰事件的严肃处理
有力地鼓励了自下而上的批评
“党是把压制批评的人当作死敌的,如果他们不坚决改正错误,党是决不会宽容他们的。”党对黄逸峰事件的严肃处理,正是用活生生的事实向全国人民这样宣告。这已经有力地鼓舞和支持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自下而上的批评以及对压制批评、违法乱纪行为坚持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并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切地感到党的光荣、伟大和正确,进一步加强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月二十三日本报发表了黄逸峰事件的经过、处理结果以及以“压制批评的人是党的死敌”为题的社论后,每天收到各地读者的大量来信就充分表现了这个情况。
所有来信的读者都认为:党对黄逸峰压制批评的反党行为严肃处理并大张旗鼓地公布,是完全符合人民利益和要求的,是完全正确而十分必要的。读者柏文山、晨曦、李伟萧、孙明等在来信中都指出:目前在我们党和国家机关中,还有着不少的大大小小、明明暗暗的黄逸峰之流的“老爷”。正如马林科夫同志指出的:“他们絮絮不休地表示对党忠诚,但是实际上,他们不接受来自下面的批评,他们压制批评并对批评者施以报复。”而党对黄逸峰事件的处理,就给这些压制批评者提出了严重的警告,给开展自下而上的批评和反对压制批评行为的斗争以有力的支持。
从党对这个事件的处理中,很多读者为党的伟大正确、光明磊落所感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文系教授李长之来信说:“读了你报‘压制批评的人是党的死敌’的社论以及关于黄逸峰压制批评事件的经过和处理结果的报道后,我不能不把我读后感动的心情告诉你们。在未读完各文时,我已经热泪盈眶了。我觉得这正是我心目中向来认为伟大正确的共产党的精神;我觉得被我们看作亲人似的共产党正是这个样子;我觉得我对共产党的坚信没有错,正是这种坚信使我努力工作,而且以后还要更努力地工作。我以后更要坚定不移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我对于共产党了解不够深(因为限于自己的思想水平),但深信像这一种对事坚持原则的斗争精神,为加强党的纯洁和密切联系群众而坚持斗争的精神,就是共产党所以伟大而正确的理由之一。我以激动的热情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北京东郊啤酒厂周传厚来信说:“读完了报纸,我心里就叨念:党真是伟大正确、可敬可亲;要是把全厂职工召集在一块儿,把报念给大伙听,教育意义可大啦!我一有空碰到人就讲这条新闻和社论。第三天,我的叨念变成事实啦,我们的政治课就学习‘压制批评的人是党的死敌’这篇社论。大家都深深觉得共产党真是光明磊落、大公无私!”
从党对这个事件的处理中,很多读者增强了坚持原则斗争的勇气和信心。读者赵宗举、赵辉、孔繁昌、王祖唐、陈步湘、马熙敏等很多人都在来信中批判了因怕受报复、怕“穿小鞋”而不敢大胆对错误现象进行坚决斗争的思想。他们指出:对党和国家工作中的缺点提出批评,是每个共产党员的义务,也是每个爱国人民的责任。怕受报复而不敢展开批评是不对的,同时也是不必要的。因为,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人民群众完全有权利批评党和政府的工作,压制批评的现象终究是局部的、暂时的。只要我们坚持正义的、不屈的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得到胜利;因为有伟大的党和毛主席支持着我们,因为党的纪律原则只有一个,任何压制批评者——不管他是多么有地位有历史的党员,都必将受到党纪的处理。这些读者都充满信心地保证今后要更加积极地关心革命利益,坚决和一切坏人坏事进行斗争。读者张荣春的来信中举出了这样一个具体事实:“锦州铁路局公安处张焕臣同志兜里揣着一份一月二十三日的人民日报,见着我就问:看到二十三日人民日报社论了没有?他接着向我说:以前我写信批评领导干部受到了打击,我现在一定要把情况彻底揭发出来。”
有一些过去不重视群众批评的人,见到黄逸峰事件后也大吃一惊,有所警惕。读者张荣春举出了一个很生动的事实:“锦州铁路局局长办公室刘建勋看到一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后,急忙清查积压在他那里的群众批评信。有一封比较重要的批评信在他的文件袋里已睡了十个月,那天终于被翻出来了。他赶快到党委去联系。党委最近就将这个事件处理完毕,给被批评者以党内处分。这时刘建勋才松了一口气,把处理结果告诉了原批评者。”
为了巩固党对黄逸峰事件处理的胜利成果,今后更好地开展自下而上的批评,高书义、李义明等不少读者建议各地党政领导机关应该组织干部学习“压制批评的人是党的死敌”这篇社论并向人民进行广泛宣传,以使更多的人积极和违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保证人民的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保证我们伟大的国家建设计划的顺利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