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不能忘怀的歌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2
第8版(副刊)
专栏:

不能忘怀的歌声
李双江
王秀芬独唱音乐会终于成功地举行了。音乐会的感染和震动令我心潮难平,这使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亚运会闭幕式上王秀芬演唱的一首歌《我爱你,中国》。那歌声雄浑辉煌,听后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正如歌唱家贾世骏在写给王秀芬的信中所说:“质朴无华,情真意切;圆润优美,高亢明亮。你完美地用声乐艺术塑造了伟大祖国和人民的可亲形象。你的演唱给了我一次,也是我40余年艺术生涯中少有的一次声乐艺术美的享受。”
提起她的名字,也许有些人并不熟悉。然而作为我国有代表性的美声唱法的歌唱家,她却在国内外大型声乐比赛中多次获奖,名字出现在许多国家的报刊上。
前几年,严肃音乐受到冲击,作品少,演出难,美声唱法遭冷落。不少音乐人才感到没有用武之地,只好远渡重洋,出国谋生。对此,王秀芬也曾感到过困惑。然而毕竟是祖国母亲的热土呵!她舍不得离开养育了自己的土地。虽然美声唱法与我国老百姓的欣赏口味、审美情趣有一定距离,还不能被普遍接受,但是她相信,只要有真功夫、高水平,同样可以弘扬民族文化。
在她演唱的诸多曲目中,不论是一些著名的歌剧咏叹调,还是大量的创作歌曲,或者是许多优秀的传统歌曲,都能根据作品的不同特点认真地进行艺术处理,演唱时把握得恰到好处,塑造出鲜明的音乐形象。
跟王秀芬打交道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严肃认真、纯朴实在的人。对待生活,对于艺术也同样如此。多少年来,不管社会上刮什么风,兴什么潮,她总是稳稳当当,不追浪头,不赶时髦,规规矩矩地走着自己所选择的艺术道路。人们评论她的演唱“规范、大度、高档次”,这也正是王秀芬所遵循的一种艺术信条。歌唱是一门艺术,是崇高的事业,不是玩闹和取乐。她反对在艺术创造上“耍花活”,厌弃舞台表演中“卖弄和造作”。
1988年,总政歌剧团决定排演意大利著名歌剧《托斯卡》。剧中女主人公托斯卡由谁扮演?歌剧团左挑右选,最后终于决定请当时还属战友歌舞团的王秀芬担任。
第一场演出在中国剧院进行。当演唱《为艺术为爱情》这一主要咏叹调蹦出一串漂亮辉煌的高音,突然又转入极强的弱声控制时,台下激动的观众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掌声如决堤的洪水一泻而起,长久不息,淹没了台上的王秀芬,盖住了正在演奏的上百人的大管弦乐队。她成功了。有专家评论说:这首咏叹调从开头的ff到结尾的ppp,音乐跨度很大,强弱对比突出,其中还有不少需要一气呵成的长拍节乐句,演唱起来是比较难的。只有掌握了高难度的声音气息控制技巧才能完成好。而王秀芬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作为一个艺术阶段的总结,王秀芬完成了她的音乐会,但这不过是一个新的起步点。我们期待着她有更多更好的歌唱给人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