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绿都华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5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绿都华沙
朱富贤
波兰首都华沙是一座古朴而美丽的城市:静静的维斯瓦河从市区蜿蜒而过,两岸林木葳蕤,中世纪的高大建筑群鳞次栉比,绿树成荫的公园星罗棋布,城里几乎所有地面都被人工草坪覆盖。尽管这里时常刮风,但看不到尘土飞扬、飞沙走石的景象。
华沙是著名的绿都。据统计,绿化面积达12600多公顷,人均占有绿地近80平方米,是世界上绿化面积最多的首都之一。一走进市区,满眼翠绿,犹如进入一座大花园。色彩淡雅的居民住宅楼左右前后是修剪平整的草坪和各种形状的花坛,楼房的窗台和阳台上都摆满盆花,各色鲜花盛开,争奇斗艳,花香沁人心脾。马路两旁树影婆娑,树下是草坪,碧草如茵。在车如流水的闹市区和行人如织的广场上,条形或圆形的花槽或花盆,点缀其间。此外,还设置了造型别致的盆花车。
华沙公园多,从市区到近郊,大小公园有65个。郊区的公园一般都和郊外的防护林带相连。防护林面积达100万亩。这对保持华沙市区的空气新鲜以及调节市内的温度和湿度,起到一定的作用。
郊区的森林又是华沙居民喜爱的休憩和游玩的场所。每逢晴朗的周末或节假日,那里总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人数可达20余万之多。
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就提出要把华沙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绿荫城市。在市政建设总体规划中,绿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凡是没有绿化计划的基本建设项目,一律不准动工兴建;凡是没有作好绿化的建筑,一律不能交工。
华沙居民有种树栽花的良好习惯。一家老小一有空闲,就在住宅周围想方设法绿化一番。更值得一提的是,华沙居民有很强的爱护花草树木的环保意识。华沙居民楼之间大多隔着草坪和花坛,我们没有看到一个人为抄近路而穿过绿地。华沙青少年酷爱足球运动,我们没有看到他们在这些地方踢球。有一次,我看见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太太拄着拐杖绕了很大一圈后走进一家副食品商店,因为这家商店前面横着一条约3米宽的草坪。
发展城市果菜园,是一项颇具波兰特色的绿化建设。据波兰朋友介绍,这种果菜园既不是农民经营的菜圃,也不是居民房前屋后的自留地,而是休息场地。果菜园一般分布在远离市中心的街巷和河畔的一万多块隙地上,“闹中取静”。果菜园的面积大小不等。每一处果菜园内划分几个区段,用栅栏隔开。每一区段里建造一所简易棚屋,专向城市居民出租。这里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每到周末或假日,承租人可以到这里来换换环境,过几天种菜栽树的农家田园生活。波兰这种果菜园已有80多年历史。第一块果菜园始建于190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迅速发展。1949年3月,通过法律来确保果菜园的存在和发展。据统计,华沙有2700公顷这种果菜园,占该市总面积的6%。在波兰全国,这种果菜园的面积达25000多公顷,种植各种果树近600万株。每年可收获约30万吨水果和蔬菜,供应城市。
华沙的绿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