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向高科技要高质量——访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0
第3版(经济)
专栏:中国质量万里行

向高科技要高质量
——访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
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 柏生 刘智
当世界一些著名计算机企业销售出现困境之时,创建仅8年的北京联想集团却“风景这边独好”,每月都有10万多套板级产品销往欧美等地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国《金融时报》为此发出感慨:“同中国比较有名的联想等牌子的计算机抢生意十分困难。”
联想集团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联想人”的回答是:第一靠质量,第二还是靠质量。
高起点
在联想集团,决策者们要求,每一项产品从设计开始就是一流,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新”。
1984年公司成立后开发的第一个拳头产品就是联想式汉卡。它是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汉字输入,即具有联想功能。这个产品一投入市场,便赢得好评如潮。被誉为“国内外汉字功能最佳系统”。以后每年都有换代产品出现。最新型的汉卡,采用自行设计的、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门阵列技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两万一千个门,使速度和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联想集团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传真卡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记者从演示中看到,计算机连上这个卡,便马上一机两用,成了传真机,具备传真、存贮、图文显示、打印、编辑、保密通讯等多种功能。一位日本计算机专家说,这是他们花了几年时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强管理
“联想人”都记得柳传志总裁说过的一段话:“任何事情最后的整体优势,必定是一个综合指标的全部优异才可以实现。我们要求一块微机主板质量优异,就必须要求构成这块主板的所有元器件和随后的生产经营环节必须优异。百分之一的单项不合格,最后导致的就是百分之百的整体失败。”
联想的质量控制是从原材料的严格检验与选择开始。他们对众多元器件供应商的质量、信誉等逐一进行评估、筛选,不搞终身制、引进竞争机制,从而保证原材料质量的优异可靠。
联想集团有一个技术力量很强的评测中心。考虑到我国大多数地方使用计算机的环境、运输不可能做到恒温、绝尘及无振动等,评测中心除所有质量指标及评测均采用国际标准外,某些指标如老化时间、碰撞实验等都采用了高于别人的标准,对质量进行了近乎苛刻的把关。
联想集团还发明了一项取得专利的质量保证技术,它是一个由自动测试卡及固化测试诊断程序组成的测试系统。用这套系统对主板及有关部件进行高温模拟运行,对软件进行严格程式化测试,避免了人工测试的不稳定性及误差。国外一些著名大公司也有自动测试手段。但与联想相比,他们的设备庞大,条件不严而且缺乏总线诊断手段,不能保证每一条信息线的正确性,因此检测质量远远不及联想,可成本却大大高于联想。
优服务
服务是企业的第一天职,这是“联想人”的质量观念。
联想集团总工程师倪光南认为,“计算机不是经典科学,而是典型的应用学科,领导它的不是大学或者研究所,而是处于市场前列的大公司。推动其发展的不是理论,而是活生生的市场。所以只有不断跟踪市场信息,听取用户反馈意见,才能改进产品,深化技术,开拓市场。”正因为如此,联想集团常务副总裁李勤在谈到为用户服务时强调,“联想与用户的关系始终是一种鱼水关系。”
从1984年以来,联想花大气力建立健全了一个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它包括3个负责销售工作的业务部,一个培训中心,一个维修部以及设在全国各地的30多个维修站。在售前体系,联想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投资配备了大量教学仪器设备,每年举办的免费培训班平均五六十期。在售后体系,联想明确规定保修期内一律免费维修,超过保修期维修只收材料费,接到用户要求本市24小时内上门服务。每年出资十多万元建立了一个专门为用户服务的“联想汉字系统用户协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