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科技意识要“进班子到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科技意识要“进班子到干部”
李俭
科技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要唤起全民的科技意识,在我们这个国度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时尚,还要更加努力工作。据此,前不久结束的全国科技宣传工作会议提出,要极大地增强全党和全社会的科技意识,逐步形成人人关心科技、谈论科技、重视科技的良好氛围。这是从国情出发、实现科技兴国的一项基础工作和战略任务。
这一基础工作做好了,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构建“科技大厦”也就不在话下了。我们这个曾以“四大发明”为先导、在科技上领先于世界的中华民族的腾飞,是有希望的。不过,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措施可以开列诸多条,但我以为,落实到农村,落实到企业,至关重要的是使科技意识首先“进班子到干部。”
我想起家乡的一件事情来。我的家乡盛产板栗。为了扩大林果面积,弥补自然减株,一般是要栽种一些栗树。可旧式植树法,成活率很低,结果周期又很长,没个七年八载,是很难见效的。所以一直有“栗子甜,树难长”之说。县里科技站推广嫁接术,三几年就见果。只不过比较矮小,不及过去的栗树那么高大挺拔。其实这是可以改进的,但一些乡干部对此不关心。因此,一直推广不开。这些年来,就是靠着老祖宗栽下的那些栗树拣些果,树已经只见减不见增了。您说让人急不急?
其实,科技工作中像这类让人着急的事并非鲜见。比如说我们国家每年新的科技成果,约有2/3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有人形容这种现象,是一边“缺儿少女”,一边又是“只闻婴儿叫,不见人来抱。”在一些单位,盖楼堂馆所,即使没钱也能千方百计“变通”去办,可对待科技就不那么热心了。有的企业宁可“老牛拉破车”,也不愿拿出点资金来进行技术改造。人们称这类现象为“短期行为”。咱若是细究这“短期行为”的缘由,准与某些领导缺乏应有的科技意识、在科技方面患有近视症有关。在他们那里,虽然不会像慈禧太后那样做出拆铁路一类的蠢事,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若是有眼不识“金香玉”,非但当不了新的科技成果的“助产婆”,反而会起到某种阻碍作用,不也很遗憾吗?碰上这样的领导,科技人员和群众再着急,也没多大用。
由此说来,这科技意识欲在农村“入村庄到家庭”,在城市企业“入班组到人头”,首先需要“进班子到干部”。如果说增强全民科技意识是科技兴国的基础,那么科技意识“进班子到干部”则是增强全民科技意识的基础。抓好这个基础,在各层领导班子里,就不只是有个科技副县长、科技副厂长,而是有个科技意识很强的领导集体。有了这样的领导集体,对群众的宣传、组织、培训,对科技开发的领导、支持、参与,无疑会有力得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