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黄帝与龙有新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6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黄帝与龙有新说
中华文明始祖黄帝的出生地、建都处,历来论说纷纭。现可从历史底蕴、地望脉络和文化遗存,考证黄帝故里、故都在有熊(今河南新郑)尤为可信。黄帝作为历史存在的特定身份和地位,不可将其视作某某确指的个人,或虚幻臆构的仙神,而应把它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承认它包蕴着多层涵义:①黄河中下游的一个特大特强的氏族部落;②黄河流域若干氏族部落的联盟集团;③上述部落或部落联盟的若干代首领的总和或其共用名号;④上述若干代首领中最为功高德劭的里程碑式的人物。黄帝战败蚩尤,一统中原后,作为当时的最高“人王”,尽力安抚归附其下的大河上下的广大部落,毅然改少典氏的“熊”图腾作“龙”图腾。黄帝母族为有蟜氏。“蟜”即蛇,古又通“桥”。古传黄帝葬桥山,可见黄帝崇奉母族图腾。“龙”正是意在集其父族“熊”图腾之兽头,与其母族“蟜”图腾之蛇身为一体。这个奇特的象征性集合体,蓄涵着母、父系氏族社会演进交替之历史底蕴,自此而成中华民族世代尊仰的始祖图腾——龙。这一形象,最早即为山地部落东渐和水滨部落交融归一的象征;几千年来,又进而成为全国各族大交融、大统一的象征。(1992年第1期《中央民族学院学报》李耀宗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