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京城元宵闹新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7
第4版(要闻)
专栏:新闻特写征文

京城元宵闹新意
倪小林
京味的、粤味的、川味的、沪味的;水磨粉的、紫糯米的、大的、小的……时下,京城街头巷尾餐馆饭店推出的元宵、汤圆,变着花样,透着新意。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京城人的传统保留节目。在搭起彩色牌楼、大棚的元宵销售点,人们已迫不及待地争购元宵。地处崇外大街的锦芳小吃店因其元宵质地细腻可口,每日买者不减,百人队伍都不算高峰。前门大街的老正兴饭庄每日清晨开门不到一小时,100公斤汤圆全部售完。
今年是北京放开元宵市场的第一年,国营餐饮业从此再不享受平价糯米、饴糖计划供应的特殊优惠。这一招还真灵。自打放开起,各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企业直奔南方采购优质糯米,有的则与糖厂联系直接进货。而且制作也一改30个元宵500克的几十年一贯制,加工出更精细的品种,有500克40个的、60个的,还有500克100个的袖珍元宵,还有纸盒、铁盒、塑料袋等精美包装。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上千家国营企业虽然享受不到500克0.21元的平价糯米,自己购进糯米都在500克0.7元至0.8元之间,可产出的元宵、汤圆价格依然在500克2.2元至4元之间。千方百计减少成本,降低毛利已成为各店竞争的主要手段,各店毛利率都降低2%至10%。
前台企业大显身手,后台作为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的北京市饮食服务总公司,集中力量抓监督。他们派出特级技师和工作人员到销售现场抽查元宵、汤圆。南来顺饭庄的元宵馅因煮不化,不得不全部毁掉重新加工;而知味观的汤圆却因皮一煮就破,制作间卫生差被取消上年获得的优质品称号。
元宵市场放开,活了京城市场,不然这猴年元宵还闹不出如此多的新意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