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青海现代科技与传统经验结合显威力畜牧业连续四年丰收 年均增收一亿多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青海现代科技与传统经验结合显威力
畜牧业连续四年丰收 年均增收一亿多元
新华社西宁电 (记者胡西生)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畜牧经验结合,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青海省畜牧科研机构共取得7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有30多项获部、省级科技奖。目前,这些科研成果已有一半转化为生产力,使全省畜牧业年均增收1亿多元,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并获得连续4年丰收。
青海牧区地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严酷,风雪灾害频繁,部分地区年年有灾。在同自然灾害斗争中,青海省各级党委、政府形成了一个共识:振兴畜牧业经济,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几年来,省、州、县各级畜牧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牧区,开展科技承包和实验示范。在都兰、共和等县,大面积飞播豆科牧草取得成功。一些牧区还推广了生物毒素灭鼠,猪、牛、羊快速育肥,秸秆氨化,畜疫防治等实用技术。现在全省基本消灭了对牲畜危害较大的烈性传染病,控制了猪鸡病的流行,减轻了内外寄生虫的危害。1万多户农牧民修建塑料暖棚近50万平方米,肥猪饲养期从一年多缩短为8个月。全省45%的牧户实现了以定居、棚圈养畜、草原围栏、人工种草为内容的“四配套”,提高了抗灾能力。
科技的推广应用,扭转了传统畜禽品种单一、周转慢、效益低等状况。海晏县育成的青海高原毛肉兼用的半细毛羊,以其毛密度匀度和羊毛弯曲度良好、羊毛细度集中而倍受青睐。目前,青海省绵羊改良总数已达300多万只,细毛、半细毛产量占到绵羊毛总产量的37%以上;年产肉类总量提高到15万吨,比五年前增长31%;鸡产蛋率提高7.8%,禽蛋产量猛增到1万多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