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陕西农村科学实验示范基地结硕果取得90多项成果,推广600多项实用技术,当地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均翻一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陕西农村科学实验示范基地结硕果
取得90多项成果,推广600多项实用技术,当地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均翻一番
新华社西安电 (记者马集琦、吴锦瑜)“七五”以来,陕西省在不同的自然经济区域共建立了22个农村科学实验示范基地,以此为中心,各地县又抓了2700多个基点,这些基地和基点吸引了相当一批高层次的科研人员来到田间地头,进行实用科学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要求科技下乡的呼声日渐高涨。为了吸引更多更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陕西省各基地所在的县乡政府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基地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为外来科技人员在基地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地处渭北旱原的合阳县甘井基地建起了一所有80余间房屋的科技大院,设有土壤水分实验室、化验分析室、种子实验室、计算机室等,还有试验田80亩,示范果园50亩。著名高级农艺师李立科等来自7个科研单位的24名科技人员,常年吃住在基地,工作在基地。他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培育良种,改善种植结构,搞科学开发。10年里,甘井乡粮食总产翻了1番多,农业总产值增加7.6倍,人均纯收入增长10倍。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长武县王东沟试验区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帮助下,建立起水土保持试验站。研究员李玉山、副研究员张方等一批科技人员来到这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沟坡开发模式。“七五”期间,这里的粮食平均亩产由121公斤提高到251公斤,人均纯收入由218元提高到696元,旱地粮食单产达到360公斤,创出国内最高纪录。
据有关部门统计,陕西省“七五”期间抓的这22个省级农村科学实验基地,针对各地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开展研究,共取得了90多项科研成果,引进推广了600多项实用先进技术。这些基地所在乡的粮食单产平均提高50%,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翻了一番。
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最近宣布,“八五”及以后十年,陕西要继续加强农村科学实验示范基地建设。除继续办好综合性实验基地外,还要在有代表性的地区新建8个专业性实验基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