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八五”开门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0
第1版(要闻)
专栏:1992人大政协两会纪实

“八五”开门红
本报记者 江绍高 曹瑞天
出乎意料的成绩
“‘八五’第一年,我所看到的是,人们很有信心。我国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稳定,大家齐心协力奔小康。”在京西宾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刘庄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史来贺,一见到记者就兴奋地说。
“这一年全国形势真不错,那么大的灾没把人吓倒。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上上下下,改革心劲很足。”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机务段的全国人大代表石富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来自台盟的全国政协委员郑励志、潘渊静讲起去年,很感慨:“年初,看到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我们还真有点担心。结果大大出乎意料,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获得全面发展。”
的确,“八五”计划第一年开篇开得不错,据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发布的统计公报:
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
农业克服局部地区严重自然灾害,粮食产量仍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
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4.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继续增加,钢产量突破7000万吨。
建成投产大中型基本建设和重要技改项目215个,增强了国家经济发展后劲。
统计公报中还有几个增长数字引人注目:汽车产量增长38.7%,拖拉机增长33.8%,货物空运增长24.4%,旅客空运增长30.4%,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1%,农村增长10.4%。
物价基本平稳,全年零售物价上涨2.9%。
市场繁荣,购销两旺,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10%。
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7.5%,利用外资协议金额比上年增长47.6%。
看到这张公报,谁能不高兴!可这成绩来之不易啊!不少代表和委员们指出,这是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拚出来的。
强大的凝聚力
多难兴邦。去年夏天,当洪水肆虐江淮大地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灾救灾的伟大胜利,充分反映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回顾那段团结拚搏、可歌可泣的事迹,“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记忆犹新。来自安徽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朱咸来说:“这是一场大决战,人们舍小家、顾大家,党员干部冲在前面,广大群众迎难而上,尽力减少损失,尽快地恢复了生产。”全国各地一方面支援灾区,一方面搞好本地的生产。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副省长王克英说:“湖南去年北涝南旱,但粮、棉、油、果产量都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我们多生产,多向国家调出商品粮、油、猪,就是湖南人民对国家的贡献。”
“新疆塔城地区地处西北边陲,去年战胜严重干旱,工农业生产比上年大幅度增长,全民企业利税增长64.9%。边贸也打开了局面”。全国人大代表、哈萨克族的阿勒布斯拜·拉合木自豪地说:“政策对头,民族团结,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来自台联的全国政协委员徐兆麟、容汉诠说,去年是全国人民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十分关注大陆的灾情,纷纷捐款捐物,表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神州内外,大河上下,汇聚成一个时代的最强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一定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千方百计地夺取“八五”计划第一年的胜利!
一件一件抓落实
去年“两会”后期,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蓝图有了,方向明了,现在最关键是一件一件地抓落实。
工业战线第一件大事,是如何搞好大中型企业。全国人大代表、宝钢总厂常务副厂长王佩洲称赞国家围绕搞好大中型企业抓实的几件事,一是清“三角债”不含糊,去年有突破,有成绩;二是抓清仓压库抓到了点子上,逼着企业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三是停止各种评比活动,让企业有更多精力抓生产;四是抓“品种质量效益年”。他说,“这几条深受企业欢迎,因为这是真正干实事。”
改革开放的政策落实,是一件大事。来自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张亚雄对此深有体会:“我们企业‘八五’起步,起步就不错,关键是政策落实了。”她是全国人大代表,又是天津华盛昌齿轮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她说:“我也不是有三头六臂,开发区给了我一个好环境。我领导的企业销售自主,用人自主,企业发展自主,机制灵活,企业就有活力。”
凡是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杨纪珂说,他去年考察红河流域时,提出对外开放四个口岸,不久就得到落实。他很欣赏这样的认真态度和办事效率。
开篇不错,这是主流,但在前进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改革的重头文章还在后头。许多代表、委员谈到,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