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政协民盟组讨论会认为信心来自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0
第2版(两会新闻)
专栏:

政协民盟组讨论会认为
信心来自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本报北京3月19日讯 记者何伟报道:连年的全国政协会上,记者都旁听了民盟小组的讨论,印象中许多委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反映问题多,提出建议多,意见也不少。
今天又逢小组会。委员们的发言话不长,但字字句句透露出参政议政的信心。
信心从哪里来?首先来自政协的工作成绩。冯素陶委员说,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部分地区遭受严重灾害的情况下,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里面也有政协的一份功劳。
邬沧萍委员认为,信心更来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质性进展。他说:“去年,中共中央与民主党派的高层次协商共13次,平均不到一个月就有一次。”
这席话,引起委员们的共鸣。去年6月,从首钢等单位考察归来的委员提出,应把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努力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加强内部管理。中共中央很快采纳了这些建议。这次,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起草阶段就与政协协商,并吸收了许多意见。
一些委员在发言中还谈到,拥有大量中高层知识分子的民盟,曾有好些成员对三峡工程提出意见,有些批评意见甚至很尖锐。现在,尽管个别委员对三峡工程上马仍持不同意见,但他们对三峡工程论证和决策过程中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都交口称赞。
鉴往知来,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热情更高,信心更足。林亨元委员说:“政协委员视察,还存在弊端,如几十个委员下去,浩浩荡荡,只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我建议以后视察时,队伍宜精干,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