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无私“将相”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当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党委书记征文

无私“将相”和
本报记者杨传春
我从他们的名片上看到:云南省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兼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饶德明兼副厂长,开始还以为是对“核心”“中心”一般高的一种表示,不料他们哈哈大笑,争说自己是对方的助手。
(一)
饶德明1987年到烟厂时的心情是喜忧参半,他知道厂长褚时健不但是个出色的企业家,七八年的工夫已把不起眼的玉烟厂料理得名声初振,税利从几千万元跃至5亿元;而且他战争年代入党,党性坚强,这样的搭档理想不过了。可是老饶担心思想政治工作很难抓住经络。他长期做教育工作,没有接触过烟厂的业务。他坦率地对老褚说:“我一定努力学习生产经营知识,当好你的助手。”长老饶十多岁的老褚爽朗地一笑:“我知道你理论功底好。我们不争你高我低,拢合着干吧。”
从此,老褚领着老饶下车间熟悉工艺流程,到农村研究烟草种植。不多久,老饶熟悉了业务,施展开手脚。他调查研究,了解市场、联络公共关系。有人说书记是在种别人的田,厂长说:“都是社会主义的田!党委工作不围绕生产经营能做到扎实有效吗?”
其实,老饶在熟悉业务的过程中也熟悉了职工思想状况。去年,玉烟厂的税利近38亿元,职工的平均工资达4500元。可是有些职工一算,人均贡献税利70多万元,才拿了这一点点,心里老大委屈,老饶组织职工、干部开展“贡献与索取”的讨论。他把经济学的理论和厂里的业务实际结合起来,在职工大会上说:“我们是社会主义的主人翁,应该奉献;国家也没有亏待我们。我们的原料是计划的,廉价;进口设备是计划的,方便;销售渠道是计划的,保险;卷烟产品是专卖的,高税。哪一个资本主义企业能得到国家这样的关心?”帐摊开一算,职工们明白了:国家拿大头,企业拿中头,个人拿小头,应该。
(二)
“君子和而不同。”老褚和老饶工作上团结进取,有事先商量,共事以来,党政联席会上没有出现非要“少数服从多数”的局面,上上下下也没有听到他们红脸口角的故事;交情上也好得像弟兄。然而,其实常有“不同”。他们自豪的是,矛盾都是“公怨”(公事之怨),没有“私仇”。
老褚是个急性子,思想活跃,工作大刀阔斧,但有时性子上来说话太冲,弄得下级面子上难过。每遇这种情况,老饶就出面为他“补台”了。
有一次,老褚发现一个车间经济指标下降,一了解,原来劳动纪律出现松弛,而车间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不敢严管,怕得罪人。在中层干部会上,老褚越说越激动,他无法容忍正迈向“国家一级企业”的烟厂出现不负责任的情况,最后他气呼呼地问车间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你们没有尾巴被人家抓,有什么可怕的呢?”一句话委屈得两个干部掉眼泪。会后,老饶找他们说:“厂长批评你们管理不严,既符合实情,也是对你们的爱护。认识了错误,改了就行了。”过了两天,老饶又找到老褚,说:“哎,你说话时冷静一些,效果不就更好了吗?”老褚一笑,点了点头。
(三)
上面一个人,下面一条心。厂长和书记的关系成了中层党政干部的榜样。
第六车间的主任去年初换了一个年轻人——董建英。小伙子新官上任,雄心勃发,想把台时产量从1.8箱增到两箱以上。于是严格和完善计件工资责任制,要职工精心照顾机器,自己早来晚去。党支部书记普学明是个老资格,他一面鼓励和支持主任甩开膀子干,一面和职工多交心,关心职工生活,解除思想问题。有了凝聚力,奇迹出现了:去年全车间平均台时产量达2.17箱。
生产二部的主任姚庆艳对待工作眼里揉不进半点砂子。有一天早晨,他到各车间检查劳动纪律,到了第七车间,发现主任、副主任和党支部书记都未到岗。他一看表,7点40分。按厂规,7点半上班,而干部至少要提前一刻钟。姚庆艳火了,在车间主任的办公桌上留下一张字条:“请把你们几位领导的签到簿立即送我。”回到部里,姚庆艳还是气呼呼的。细心的党总支书记胡宪章问明了情况,转身直奔第七车间。原来三个干部一个妻子生病,一个孩子生病,一个家庭闹纠纷,迟到确实事出有因。胡宪章说:“部主任批评你们完全正确,你们要准备接受处分和处罚。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要按厂规执行不贷。但是对你们的实际困难,我们一无所知,没有及时关心,是我们的失职。我们立即改。”一席话说得车间干部热泪盈眶。姚庆艳知道了详情后,高兴地拍拍胡宪章的肩,说:“老伙计,你的思想政治工作跟得真快!”
无私“将相”和。褚时健和饶德明配合之初,共同的愿望是发展企业,共同的自律内容是不计较个人名利,然而他们想得到的得到了:5年来,企业上交税利从7.6亿元直指37.8亿元,成为全国第三家税利大户,去年被国家企指委批准为烟草行业唯一的一级企业;他们未想得到的也纷至沓来:褚时健1988年被评为全国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优秀企业家、金球奖获得者,去年是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一等奖的唯一获得者;饶德明198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去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党委书记。
职工们评论书记、厂长的贡献,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30多亿元的税利,而是带出团结进取的好厂风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