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我们不会气馁——访中国冬季两项运动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9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我们不会气馁
——访中国冬季两项运动队
17日,我在运动员村见到中国冬季两项队教练员和女队员时,他们还在为14日比赛中出现的失误懊恼不已。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雪上项目的三个队:高山滑雪队、越野滑雪队和冬季两项队。前两个项目,我们尚处于中、下游水平,而冬季两项可以说已进入中上游水平。在1989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1990年冬季亚运会上,我国男女选手均有上乘表现,先后获得过接力与个人的金牌和铜牌。为迎接冬奥会,该队从去年12月中旬起就去德国,训练了40多天。其间,参加过两次世界杯赛,男运动员在136人中列第26名,女运动员在78人中获第21名。这是我国选手在该项目的世界大赛中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好名次。通过集训和参赛,这支队伍提高了自信心。当他们来到阿尔贝维尔时,教练王远臣说:这次我们是来争成绩的!
但是,万没想到,在最有希望的接力项目上却出现了失误。首先是王锦芬立射发挥失常,8发子弹仅命中1发,被罚加滑4圈(600米);第3棒,我国最优秀选手宋爱琴在下滑时,加速过早,在下坡处摔了个跟斗,雪杖摔折。这样一来,进入前8名的希望成为泡影,仅获第12名。有人感叹道:“运气真不好!”
“不能怪运气!”朝鲜族教练员金石浩分析道:“出现失误,偶然中有必然。主要是缺乏大赛经验,运动员的心理不稳定。此外,虽然我们的滑行技术和速度,已可与强手对抗;但是我们的射击却是薄弱环节。这个项目的射击与一般射击不同,难度较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既为没有在大赛中赛出自己的实际水平而懊恼,也为由此而获得的经验、信息而欣慰。
雪上运动在欧美是热门的冬季运动,而在我国目前还是一个艰苦而寂寞的领域,这个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有信心继续奋斗。他们认为,选择冬季两项作为我国雪上运动的突破口是完全正确的,通过参加这次大赛,“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本报记者 郑园园
(阿尔贝维尔2月1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