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代表寄语新闻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0
第2版(两会新闻)
专栏:

代表寄语新闻界
新华社记者 刘海民 陈雁
采访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不少代表呼吁新闻界把目光“聚焦”于广阔而丰富的现实生活。
代表们称会议报道多、领导活动报道多、领导讲话发得多为新闻的“三多”现象,并且认为这是一种顽症。山东省吕剧院院长郎咸芬代表说,报纸、电视上有许多会议“系列”入目,很枯燥。虚套子一多,看的人就少,这是实情。郎咸芬认为,新闻报道一定要走出这个套子,像演戏一样,多让一些反映改革开放和火热生活的新鲜事进入版面和荧屏。
河南开封市第25中学特级教师杨辉代表带来了许多基层群众的看法:“一个单位开个会,非要上上报不可;你开会作了报道,我开会自然也该报,无形中为会议潮推波助澜。事实上此类报道往往无血无肉,而且篇幅很长,怎不令人望而生厌?”
有些代表还在思索这个问题为什么总是改不了。黑龙江省省长邵奇惠代表这样解剖:“一位报社的总编辑曾对我说过,明知会议报道多了没人看,可又感到不报不行,因为领导爱看,有些部门也特别强调希望报纸配合。”他认为,如此看来我们领导也有责任,我们既是“文山会海”的受害者,也是“文山会海”的制造者。
代表们寄语新闻界:除了必要的会议报道之外,应该把着眼点更多地放到群众关心的事情上去,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的主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