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喜读《社会主义论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9
第5版(理论)
专栏:

喜读《社会主义论库》
粟栗
除了社会主义,中国别无选择。这早已为历史与现实所证实,并日益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社会主义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大地。但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毕竟处于低潮和逆境之中。要使人们在低潮时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逆境中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坚定地树立起社会主义信念,就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使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唯其如此,才能不管世界风云怎样变幻,都临危不惧,处乱不惊,始终不渝地走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出版社联合推出许征帆主编,奚广庆、周新城、李良多、任大奎副主编的《社会主义论库》(上卷)一书,适应了正在努力学习和钻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的需要。这本大型文摘,较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较完整地而不是片面地介绍了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有助于人们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及其现实发展,正确认识20世纪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界限,提高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深化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也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在众多论述社会主义的著作中,《社会主义论库》独具特色。
主题突出,现实感强。全书把“展示作为思想体系、群众运动和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展现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程性和将社会主义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作为主题,通过《开创·飞跃篇》、《本质特征篇》、《并存·竞争篇》、《中国特色篇》、《思潮辨析篇》和《发展轨迹篇》相辅相承的篇章建构,在完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面对新形势、新课题、新挑战,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去展开和深化这一主题,因而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资料比较完整,富有新意。作为一部大型文摘书,本书并不是简单的资料汇编和历史事件的罗列,而是紧紧抓住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全方位地展现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渊源、阶级基础、理论奠基、实践开拓、曲折征程和未来趋势等等,既把握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又着意从新的历史高度深化全书的主题。编者通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使全书的六个篇章既各自成篇又互相照应密切联系,以合理的篇目框架构筑,使全书脉络清晰又浑然一体,令庄严凝重的主题富有新意,对读者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综观全书,从前言到篇目设计,都凝聚着编者的劳动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这是一部有创造性成果的文摘。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一个半世纪以来,不仅有了丰富的伟大实践,而且在实践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成果确实灿若群星,浩如烟海,想用一部文摘将其包揽无余显然是不可能的。但《论库》的编者们却能总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全局,妥善地处理了“全”与“精”的关系,既相对完整,又重点突出地概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和主要论争,使其成为我们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的基础文库和重要参考书。
高度的科学性和战斗性。全书准确地把握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编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概括了150年来的理论风云和实践斗争。书中尽量全面地辑录了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以来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代表作,重点摘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第一、二、三代领导人和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有关著作,摘编了古今中外学者、专家有关社会进步及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独立成篇,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艰难探索过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形成过程、理论依据和全面贯彻这条路线的丰硕成果和壮丽前景。
为了帮助读者学会在比较和鉴别中加深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理解,书中不仅选编了资本主义的有关内容,而且还附录了西方政要的典型言论,供学习研究时参考。
《论库》精心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紧紧追踪现实斗争,理论性科学性、时代感现实感很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建设中的新收获和可喜成果,值得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阅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