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改变轻商观念六万多个体私营户促进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0
第2版(经济)
专栏: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改变轻商观念
六万多个体私营户促进经济发展
本报讯 四川省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户已发展到6.8万多户,从业人员8万多人,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川省内民族地区面积约31.4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处在横断山区、大小凉山和乌蒙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较落后。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内地客商进山开店、设铺,并组织各种民族商贸会、展销会,兴建集贸市场,个体私营户克服运输困难,逐渐成为繁荣民族地区经济的一支重要队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民族地区的个体工商户服务网点已占全部网点的95%以上。个体私营户们常年辗转崇山峻岭、深入草原牧区,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难、做衣难、理发难、洗澡难、修理难等民族地区“老问题”。1989年,四川民族地区个体私营户的购销额已占国营集体购销总额的72%,工商税收为同期工商税收总额的7%以上。1990年个体贩运购销总额5.8亿元,占同期集市贸易总额的89%。
涉足市场后,少数民族中的轻商思想得到改变,拓宽了致富门路。近年,一到松葺、贝母、虫草等的采挖季节,村村寨寨的藏胞都要上山挖药、找山珍,然后卖个好价钱,再去购买衣饰用品。目前,全省民族地区每1000人中就有10人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王越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