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联系群众才能组织群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专论

联系群众才能组织群众
邢志强
从根本上说,领导干部的职责就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但是,从群众来说,还有个愿意不愿意接受领导和接受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我的体会是: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从感情、作风上切切实实联系群众,那就不可能宣传、组织好群众。
联系群众,就是要真心实意地拜群众为师,请群众出主意、拿办法。1988年我任城区区委书记时,正值经济改革进入治理整顿阶段。不少企业实行承包后发现有些指标定得不合理,企业内部党政工三者的关系有些模糊,一些企业的亏损局面长期得不到扭转。加之当时党的领导、思想政治工作被削弱,人们的思想比较混乱。我感到要迅速打开工作局面非常难。我和区委成员多次开会研究,冥思苦想仍然拿不出办法。后来,我们沉到基层,把困难告诉群众。区五套班子成员联点包片,每人包一个街道办事处、一个居委会、一条小巷。区机关抽调332名干部到基层调查研究。这项措施不仅为我们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而且强化了机关干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观念,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一年中,我们收到群众对党建、经济、市容管理、社会治安等项工作的合理化建议213条,多数被采纳。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提出并完成的较大科技革新项目达47项。3年来,我们把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坚持了下来,先后抽调9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收到了良好效果。
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领导者要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向群众求计索策,才能真正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而且只要我们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就会想着群众。如果群众对正确的决策暂时想不通、不理解,我们就要耐心解释,不要操之过急。例如,鉴于城市管理许多复杂的工作都要落实到居委会,而我区的居委会多数又设在居委干部家中,去年,我们决定用集资的办法改善居委会的办公条件。不少群众认为这是增加负担,抵触情绪较大。我们发动居委干部走街串巷,解释改善居委会办公室是从群众利益出发的。很快,这项决策得到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一年的时间就使全区82%的居委会都建起了办公室。之后,群众还自动集资数十万元,新修马路19条,改善了部分居民区居民行路难的局面。在新修路面竣工之日,群众鸣放鞭炮,敲锣打鼓,感谢党和政府为他们办了件大好事。其实,这两件事都是群众自己办的,我们只不过引导群众看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
群众路线首先是个实践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领导干部在制定决策时,不仅要知道群众想什么,而且要知道群众要求我们干些什么。3年多来,我几乎跑遍了全区所有基层单位,深深感到,只有真心实意地与群众交朋友,群众才会对你讲真话、说实话,你和群众才能合上拍。区委每作出一项重要决策,都要充分了解民意,认真开好两类会议:一是人民代表、老干部、民主党派人士、知识分子等方面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协商会;二是区委全委会。这两个会,既吸取了各界人士的聪明才智,又进一步疏通了联系群众的渠道。3年来,我们区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暂行规定15条》等许多重要决定,各方面都比较满意,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的工作。
实践证明,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有效地组织群众。有了群众的积极性,我们领导提出的种种主意和办法才能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的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作者是中共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区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