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德国生态农业现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0
第7版(国际)
专栏:

德国生态农业现状
郝梅芳
展望世界各国生态环境的变化,都有一个由恶化到改善的过程,其原因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德国也不例外。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中,德国的农业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土壤原有的微生物被扼杀,造成土地板结,水土流失,大量牲畜粪便渗入地下,形成水污染。
德国达姆斯塔特生态农业方式研究所的专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生态农业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土地像人一样,是有生命和个性的,需要劳逸结合,休养生息。在达姆斯塔特生态农业方式研究所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德国一些土地恢复了原有的肥力,各种酶菌复生,土壤结构趋于正常,蚯蚓多了起来,生产的粮食消除了污染,恢复了本来的营养和味道。
进入90年代以来,德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迄今为止,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生态农场、村镇已发展到6000多个,成为世界上生态农场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德国的生态农业的突出特点是:只使用有机肥和绿肥;重视农作物的轮作和间种,让土地休养生息。克鲁科尔曼农场可说是这种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该农场采用4年和7年轮作制,农场里粮食加工厂使用的是电动石磨和木制箩筛。他们有自己的面包房和牛奶加工车间,不食用施过化肥、农药的粮食和蔬菜,以保障整个循环系统不受化肥、农药的污染。
德国科学家在马林荷恩农业企业吃惊地发现,原被视为无法生长粮食的贫瘠的土地上,由于长期坚持以生态农业的方式从事耕作,粮食和蔬菜的长势越来越好,产量逐年提高。科学家们进行了各种分析后得出结论:这一切得益于生态农业。
现在,德国许多大学都设置了生态农业专业,而且这些学校还大都拥有几十公顷土地的生态农业试验场,按照生态农业的理论饲养牛、猪,种植粮食和蔬菜。
各国的国情不同,对于生态农业的理解和做法自然也各异。德国的生态农业十分强调生态效益,其粮食产量一般比常规农业(使用化肥的农业)的产量低25%至30%。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解决生态农业高产、稳产的新措施。但是,不管怎样,推行生态农业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世界更美好,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