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联合国部队进入前的南斯拉夫局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1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部队进入前的南斯拉夫局势
马小宁
今年1月2日,在联合国秘书长特使万斯调停下,南斯拉夫交战双方在萨拉热窝签署了南内战爆发以来第15个停火协议。这表明南冲突双方将接受联合国根据去年11月23日在日内瓦签署的停火协议提出的和平计划,即完全停火、克罗地亚武装力量解除对南人民军军营的封锁、南人民军从有争议的克罗地亚地区撤走,由联合国部队取代。
然而,派遣1.3万人的联合国和平部队这一行动最终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南国内能否确保稳定的和平。安理会在去年11月27日一致通过向南派驻和平部队的721号决议后,多次强调停火协议如得不到遵守,联合国就不能向南派遣和平部队。
从1月2日到现在,停火已维持40余日。种种迹象表明,南和平有可能维持。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之所以至今尚未进入南斯拉夫,是因在这期间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首先,在联合国部队进入南斯拉夫的地区分布上一波三折。1月4日克罗地亚境内的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总统巴比奇发表声明对联合国和平计划提出异议,反对在其地区内部署联合国部队。此前,南联邦和克罗地亚在联合国部队的地区分布上存在分歧。南联邦坚持和平部队进驻克境内塞族聚居区和克族聚居区的中间地带;克领导人则坚持和平部队应驻扎在该共和国同塞尔维亚和波黑两共和国的边界上。
由于欧共体和联合国特使的积极斡旋,双方经过流血和谈判,终于达成了一致。“联合国派遣和平部队的计划”规定:联合国保护区的界线由联合国部队先遣队同当地领导人协商加以解决。
目前,克拉伊纳领导人虽已同意在其地区内部署维持和平部队,但强调前提条件是克拉伊纳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及克罗地亚以同等地位参加和平谈判。
其次,欧共体在1月15日正式承认斯、克为独立的主权国家。而在此之前,南联邦主席团曾致函欧共体南和会仲裁委员会,指出南共和国之间的界线是内部行政界线,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国界,按现存界线单方面改变一些共和国的地位是“极端危险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显然,欧共体的承认并没有解决克境内60万塞尔维亚人及其聚居地区的归属问题。舆论认为,由于这些地区大部分与南民族结构最复杂的波黑共和国交界,是随时都可能“再度点燃的导火索”。
与此同时,1月3日,南105个政党的代表签署了“南斯拉夫公约”。根据塞尔维亚一贯强调的所有塞尔维亚人将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国家里的主张,“新南斯拉夫”可能包括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以及克罗地亚和波黑境内的塞族自治区。目前,“新南斯拉夫”还只在筹划和酝酿阶段,但其所包含的边界争端的危险却是显而易见的。
联合国秘书长特使万斯在本月12日断定,联合国部队进入南斯拉夫的条件已经成熟。南斯拉夫联邦政府于19日发表公报,表示希望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尽快进驻南斯拉夫,并为此而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也在近日要求尽快派遣和平部队,使南斯拉夫能通过谈判解决冲突,在和平的环境中决定其未来。国际社会作出的努力,为政治解决南斯拉夫的冲突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