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美国经济的远虑和近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1
第7版(国际)
专栏:专论

美国经济的远虑和近忧
陈宝森
布什总统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振兴美国经济的长期设想和抑制经济衰退的短期计划,目的是确保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并使复苏乏力的美国经济早日回升。这表明美国当局在经济领域日子并不好过,既有丧失经济领先地位的远虑,又有难以摆脱经济衰退的近忧。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布什的建议对步履踉跄的美国经济并没有提出新的惊人的解决办法。
美国会丧失经济优势吗?
丧失经济优势虽不是现实危险,但从长远看确是潜在威胁。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过去20年中,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六大工业国中的比重翻了一番,所占份额由1970年的11.6%增长到1990年的22.5%。同期美国所占份额则由56.9%下降到41.2%,日本的增长几乎就是美国减少的份额。1980年至1990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7%,日本为4.5%。如果这种态势持续下去,日本经济到2025年将能赶上美国。如果换一种办法用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45年日本也能赶上美国。日本经济为什么能高速增长?积累率高是关键。而美国这些年所走的却是一条高消费、低储蓄、高赤字、低积累入不敷出的道路。这使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相对削弱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国会作证时对美国储蓄率和积累率低深为担忧。他说,在1870年至1910年间作为政府财政结余、企业折旧和未分配利润及私人储蓄总和的总储蓄率平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而当时日本和德国最多为15%,走向衰落的大英帝国则只有10%。美国之所以能迅速变为第一工业大国,这是一个明显的原因。30年代的大危机时美国的总储蓄率开始急剧下降,1950年—1979年间稳定在略低于大萧条时16%的水平上,80年代则下降到13%,而日本则为美国的两倍,德国为一倍至一倍半。格林斯潘认为,“日本和德国的高储蓄率集中体现为它们的高速资本投资,因而极其有利于提高它们对美国的竞争能力。”美国不在提高总储蓄率上下功夫,却倾向于使用贸易制裁之类的做法,显然是药不对症的。
复苏乏力的根子在哪里?
美国经济自去年3月出现复苏迹象以来,到11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又发生逆转,工业生产指数下降,失业率回升,国内生产总值第4季度只上升微弱的0.7%,许多大公司纷纷宣布裁员关厂,弄得人心惶惶。总之,复苏乏力,欲行又止是这次经济周期的特点。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同80年代的债务膨胀密切相关的。过去十年政府借债过度,企业借债过度,私人借债过度。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联储去年5次降低贴现率收效甚微,原因何在?一是受80年代滥放款、吃倒贴之苦,现在金融机构普遍借贷,需要资金的企业和个人借不到资金;二是消费者债台高筑,在没有轻装之前不愿背更重的债务包袱;三是财政赤字太大,而这两年又发生外资回流和美资外流的新情况致使国内资金市场紧张,短期利率的猛降并没有带动长期利率的相应下跌,需要长期贷款的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好处。历次复苏的先行官汽车制造业和建筑业此次表现特别疲软,也是同80年代依靠债务膨胀、生产能力过度发展相关的。几大汽车公司80年代通过所属金融机构以优惠条件发放汽车贷款,人为地刺激了销售,生产能力则随销售的扩张而膨胀。最大的通用汽车公司现已拥有700万辆的生产能力,几乎占汽车市场正常年销售量的一半。整个北美市场,汽车的过剩生产能力已接近600万辆。为消除这种过剩生产能力,势必要裁员关厂。再如,这次州和地方政府为消除赤字,普遍增税、减人,给衰退雪上加霜。这在过去历次衰退中也是少见的,这和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为控制赤字把许多开支转移到地方,又把某些收入上调,使地方财政收不抵支是有关的。总之,借债过度而导致的宏观经济失衡,已给这次经济衰退刻上了深深的烙印,债务膨胀的消肿需要时间。
丧失科技优势的潜在危险何在?
二次大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科技优势是无可争议的,但是这种优势正在受到日本的挑战和欧洲的威胁。根据美国总统竞争委员会发表的研究报告,90年代对美国的生产力、经济竞争增长率起推动作用的有94项技术,其中美国已经落后或已经失去优势的占1/3以上。
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强调了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和增加拨款的措施。然而,美国并不是因为经费不足而使科技优势相对削弱的。美国的研究开发经费至今仍然高于日、德、英等国的总和。问题是美国的研究开发投资有1/3用在军备上,对于可以商业化生产的产品研究开发经费只占0.2%。此外,政府不愿进一步干预的做法,也妨碍了美国恢复技术优势的努力。美国的全国半导体工业咨询委员会曾拟定了一项革新建议,要求为风险大的电子产品开发建立一个由政府支持的风险资本共同基金,但是这份建议书中途夭折了。美国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在新的世界格局下由政府支持基础科学和军事技术计划已不再足以保证美国保持强大的技术基础,政府必须转变到以提高商业竞争能力作为国家支持科技发展的优先任务。
总之,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的膨胀和世界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日益突出,竞争是无情的,处于弱势竞争态势的国家如果不能找到竞争能力削弱的深层原因并对症下药,它就会被更多的远虑近忧所苦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