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延水长长》流京都——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晋京演出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1
第8版(副刊)
专栏:

《延水长长》流京都
——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晋京演出纪实
艺萌
“离别延河久,
延河照样流。
流入黄河流入海,
千年万年永不休。”——戈壁舟
延安这块曾经哺育了中国革命的土地,也曾造就了一大批“老延安”。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延河畔上饮战马,宝塔山下奏凯歌,多少英雄杀敌回,战刀蘸着延水磨……
由于革命的需要,他们离开了这块土地,离开了这条大河。
一别四十载,延安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一草一木,无不时时刻刻萦绕在他们的胸际,牵动着他们的情思。
人是离开了,却没有带走他们战斗的生涯和闪光的足迹;留下了他们播下的希望种子,留下了他们的心。
你看看老年人的心:
今天,当他们欢聚在中南海中顾委礼堂,看到这一群群天真而稚气的孩子们,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他们半个世纪前的生活画卷,听到了既熟悉而又“陌生”了的歌谣,看到了质朴而亲切的舞蹈,他们怎能不热血沸腾、心潮翻卷;那高亢而和谐的旋律、那奔放而抒情的舞姿,怎不令人热泪盈眶,情不自禁。
在“一把镢头一杆枪,自力更生保卫党中央”的号令下,他们打铁、造镢、开荒、纺线,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他们也曾分享过“猪呀、羊呀……送给咱英勇的八路军”的喜悦;
更目睹过高举火炬旗帜、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战歌,气宇轩昂、阔步奔赴祖国建设一代又一代的红领巾、共青团员。
无怪乎有人说《延水长长》是一部延安时期的《东方红》史诗。
你看看年轻人的脸:
1991年12月26日,《延水长长》在中央团校演出时,台下的青年人群情振奋,从大幕拉开到终场闭幕,场内掌声四起、赞声不绝,即使在节目进行中间,观众们不约而同和着音乐的节拍鼓掌。台上台下的心息息相通融成一片。演出结束,全场观众起立致意。俟校方负责人接见了娃娃们后,部分观众竟拥向后台,把小演员围了个水泄不通,久不离去。这是好奇?不!这正是青年人对延安的向往,对延安精神炽热追求的具体体现。
延河照样流,新人辈辈出。《延水长长》歌一曲,感动了三代人的肺腑。
无怪乎团校的负责人说:延安是革命的圣地,老一代革命家创造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是激励我们建设四化强国的精神财富。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的日子里,来自宝塔山下的小演员们,以他们的精彩表演,热情讴歌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生动地展现了延安老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对推动学生学习和发扬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将起到积极作用。
其实又何止一个中央团校,记得在天地大厦国际剧院演出的那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却未能阻挡住青年和儿童观众的热情,其上座率不减阳光和煦的日子。
画家李琦亲切地称小演员们是:“新时期的红小鬼”,是宣传革命的文艺接班人。
延水育新苗,新苗唱延水。播下种子扎下根,革命一辈接一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