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粤味”的不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1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粤味”的不解
尹波
去年中央电视台组织过一次青年业余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在全国颇有些影响。特别是以最高分获得一等奖的北京某高校一名女学生,以其秀美的形象、清纯的气质、敏捷的才思和清晰的口齿,使人赞叹不已。不久前,刚从高校毕业的她成为这个节目中国内风光游览的导游小姐,出现在广大观众的视野里。初见她露面,我很高兴,觉得又有机会欣赏这位荧屏后起之秀的精彩表演,眼福不浅。可是看了几回,感到有点失望。问题在于她的口音。看过去年那次电视大赛的观众都知道,她说一口纯正、甜美的普通话,令人赏心悦耳。但如今竟变成了“时髦”的“粤味普通话”,同该节目几位域外导游小姐如出一辙。这使我大惑不解。
来自港台的导游小姐说“粤味普通话”,缘于自身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制约,她们想学标准的普通话比较难学好,因此语音虽不纯正倒也自然、动听;而普通话本来说得很漂亮,居然为求入时去拿声捏调,就不可取了。很多年轻人喜欢旁人说自己像这一位或那一位明星,其实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正在于他们不像任何人,只像他们自己。
据说,台湾、新加坡都在推广普通话,而我们大陆一些地方却有所忽视。在广州,有一些青年人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普通话,与外地人的交流造成困难。有人说:“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在广东讲普通话。”
普及普通话,以讲普通话为荣,我们的电视、广播应当起促进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