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人工河水地下来——记利比亚引水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24
第7版(国际)
专栏:利比亚通讯

人工河水地下来
——记利比亚引水工程
本报记者 赵章云
地处北非地中海南缘的利比亚基本上是个沙漠和半沙漠国家。境内既无河流,也无湖泊,连雨水都极少。北部地中海地区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工业和可耕地,由于长期干旱,该地区受到了南方撒哈拉大沙漠北侵的威胁。如不尽快采取措施,这唯一肥沃的地区也将有被沙漠化的危险。利比亚人民是如何战胜这一威胁的呢?最近记者有幸参观了号称“天下第八奇迹”的利比亚大人工河。
其实,利比亚并非一个缺水的国家。调查证明,在南部广阔的沙漠地区,就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地下水。专家们估计,在不影响地层变化的情况下,这些地下水至少可以用上50年,因此,开发和利用沙漠地下水便成为利比亚解决水源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
1984年8月28日,一个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输水管道网工程在利比亚东部和中部开始了。工程分五个阶段完成,主要工程是在南部水源集中的地区打出几百口深几百米的井,挖掘出十几米深的壕沟,埋下直径4米的巨型管子,将井水直接输送到沿海地区。经过艰苦努力,第一阶段工程已于去年竣工,两条共长1860公里的地下水泥管道已经把南部沙漠水源同北部沿海地区连接了起来。利比亚沿海班加西和锡尔特两个重要地区及其周围15.6万公顷的土地,已经用上了沙漠地下水。
我们参观的是班加西以南40公里处的一段工程。广阔无垠的班加西草原上赫然出现一个巨大的蓄水池,碧蓝的池水就像一面巨大的明镜镶嵌在草原上。地下管道如一条巨龙源源不断地将千里之外的沙漠地下水送到这里,注入池内。据总工程师奥托曼先生介绍,输水管9天之内即能把沙漠水送到沿海;仅这一个蓄水池就能蓄水470万立方米,基本上满足了该地区的工农业和居民用水的需要。由于蓄水池采用了现代化的调控系统,保证了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用水。
记者又观看了另一段输水管道工程。奥托曼先生告诉记者,这种管子每节长75米,直径4米,重85吨,是用钢筋、水泥制成的。为了生产、运送这些巨型管子,政府特设立了两个专用工厂并在沿线专门修建了一条长1500公里的公路。
在工地指挥部,奥托曼先生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工程的远景规划。他说,五个阶段全部完成之后,所有贯穿南北和东西的输水管道将联成网络。那时,南部沙漠将每天向北部沿海输送700万立方米的地下水,利比亚全国的工农业和居民用水将无后顾之忧了。 (本报利比亚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