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来自各地的代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发展经济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1
第2版(两会新闻)
专栏:

来自各地的代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发展经济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本报北京3月20日讯 记者陈华综述:安徽的杨锦礼代表进京参加人大会议前,走访了凤阳县的几个乡,带来了农民对生产资料涨价和农副产品销售难的意见。他说:“大包干前,我们吃的都有困难,现在是粮多卖不出去。改革带来了生活的变化。要解决发展中的新矛盾,让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好,我们还是认准一个理——不改革不行。”
连日来,记者接触到的许多全国人大代表都像杨锦礼那样,在谈到改革开放十几年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时,都表达了要求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迫切心情。
安徽滁县地区是去年水灾的重灾区。杨锦礼把灾后的形势概括为“三喜”:大灾之年不缺粮、大灾之年盖新房、大灾之年娶新娘。另一位来自滁县地区的人大代表张友道说,如果没有13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成果的积累,作为重灾区,大灾之后是很难有今天这样好形势的。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省长刘剑锋列举了一个数字:从1952年到1985年,海南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投资仅65亿元;办特区4年来,海南的投资(包括内联和外引)已达134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改革开放推动了海南的发展,更大的发展则要靠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刘剑锋告诉记者,国务院最近批准吸引外资开发洋浦的消息传来,海南人高兴得放起了鞭炮。
来自四川的人大代表白在林认为,在人口众多的四川,如果没有这些年的改革,不可能解决吃饭问题。这是四川对全国的贡献。但也要看到,这几年四川的发展比起其他一些先进地区是有差距的。缩短差距,除了靠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别无选择。
广东的一些代表也谈到,广东这几年发展快,但国营大中型企业不活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亏损面约为30%。要搞活企业,还得靠改革。他们说,我们意识到落实《企业法》是关键,这几年为什么总落不到实处?可见改革有难度。必须拿出勇气,打好这场攻坚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