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火炬,在田野上燃烧——记申港镇农村成人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火炬,在田野上燃烧
——记申港镇农村成人教育
袁养和刘初宝
三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中国教育年鉴》上获知,江苏省江阴市申港镇创办了农村成人教育中心,庄稼人在这儿被造就成为具有现代化科技知识的新型农民。怀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派两名专家前来考察。
这两位专家起初对一个普通乡镇能否办好成人教育持怀疑态度,但是,当他们万里迢迢来到江阴市申港镇后,感叹不已。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的赞语:“知识就是力量!”
申港镇农村成人教育是1981年开始创办的。其时,农村改革的浪潮席卷了整个苏南。
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十年来,申港镇成人教育中心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他们的教学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农村改革之初,教育中心建立三级农业科技普及教育网,用三年时间,对全镇12000多个农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普教育。
第二阶段是在申港镇乡镇工业得到较大发展的1984年以后,农村成人教育突破了原来的“农”字当头的框架,把重点转移到为乡镇企业培养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教育中心先后开办了财会、企管等61门专业,使5300多人接受了培训。
第三阶段从1988年开始,申港镇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同时,这个镇被国家列为首批实施“燎原”计划的乡镇。成人教育以实施“燎原”计划为契机,加强同普教、职教的纵向衔接,拓展与科技、经济的横向联合,使教育培训与科技生产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自1981年创建以来,申港镇农村成人教育中心共举办培训班320多期,有35000多人次参加学习。再加上村级和乡镇企业开展的成人教育,全镇已有60%以上的农民得到了深造。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这儿成长起来。
教育,为农村经济的腾飞插上了双翅。申港镇在耕地面积每年递减4‰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平均每年递增9%。原来在全市落后的乡镇工业突飞猛进,“燎原”计划的实施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