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残运会场外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体育

残运会场外情
“华泰”的奉献
华泰宾馆是本届残运会运动员的住地。为了搞好此次接待工作,设立了13个专门服务小组,帮助残疾人运动员洗衣、购物、邮寄等。为了便于与残疾人选手的沟通和了解,他们连续开办了两期手语学习班和盲人心理学班。
16日晚,山东代表团一抵达佛山机场,即受到华泰宾馆总经理的热烈欢迎。当他们的专车抵达宾馆后,更受到宾馆全体员工的列队欢迎。不用说女队员,就是铮铮铁骨的山东汉子,在接过服务员献上的鲜花时,都热泪盈眶。
“天河”之畔春意暖
天河大厦是这次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记者之家”。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家新闻单位的近200名记者,居住在“天河”。餐厅服务时间延长至午夜,服务员们毫无怨言,都说为了能搞好残疾人运动会的宣传报道工作,我们辛苦些值得。”
天河大厦虽然不是新闻中心,但他们为记者发稿方便,与广州市电信局联系,及时安装了两台文字传真机和直拨全国各地的电话。
团徽闪耀在五羊城
在此次残疾人运动会的每一个比赛场馆里,都可以看见一批身披“团徽闪耀在五羊城”、“爱心满花城”红绶带的年轻人。他们不停地忙碌着,帮助残疾人选手提包,推车,看护衣物、搀扶救护等。
在天河体育场,记者遇见了义务服务队第一分队队长招永雄和他的同伴。小招说:“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群体,我们应该多多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到温暖,感到生活的美好。”本报记者 江正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