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建造“通天塔”的人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2
第4版(要闻)
专栏:来自澳星发射现场的报告

建造“通天塔”的人们
何黄彪 苏扩善
来到绿山环抱的西昌卫星发射场,一座专为发射大型外星建造的第二号发射塔立即映入我们的眼帘。
这座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型发射设施,主要是由活动勤务塔和固定发射塔所组成。镌刻着红色“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字样和英文徽标的活动塔高97米,自重4000余吨,有15层封闭的恒温、高洁净度工作平台,由我国研制的“长二捆”火箭和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澳赛特B1”卫星发射前的测试就在工作平台上进行。到了火箭点火卫星升空时,活动塔立即自动离开。固定发射塔高74米,重1050吨,耸立在深达23米的导流槽上,托载着卫星的运载火箭就倚竖在这座发射塔架上,被活动塔紧紧环抱着。
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要建造这样一个同等规模的发射塔,法国用了整整两年半时间,美国仅改造一个同类规模的发射塔,也花了17个月,而我国只用了14个月,创造了世界航天领域工程建设的奇迹。
当然,这奇迹来得并不容易。
为了新的发射设施早日建成,承担发射塔架设计任务的某工程设计所,调遣精兵强将,数十名设计人员,从北京到西昌到武汉,一张张图纸在火车、飞机的运途中产生、修定,一帧帧蓝图送到了工厂,送到了建设工地。工程设计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陈躬若说:“过去几年才能设计完成的项目,这次要求几个月就要拿出来,只好用特殊的速度进行顽强的拚搏!”
担任外业队副队长的高级工程师魏继友此时正患高血压,他每天除完成自己承担的设计任务,还在负责塔架的技术协调、把关等更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他一边吃药,一边同大家一起挑灯夜战。
由于设计周期太短,图纸数量太多,导致大量的差错需要修改,数千张底图需要整理,技术文件和总体协调图急需编写……魏继友又是撰写技术文件,又是绘制塔架设计总图。他从自己常年开夜车的实践中摸索出这样一条规律:“每当到了出虚汗的时刻,就说明自己体内出现了低血糖,已经精疲力竭了。”从此,他把这个极限当作衡量夜里加班时间长短的一条标准,只要还没出虚汗,就继续干,天天如此。
担负工件制造的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武昌造船厂,战斗如火如荼。图纸确定后,正是1989年春夏之交。动乱使交通中断,但他们为了抢时间,争速度,只有进行顽强的拚搏。顶着动乱的影响,顶着难耐的酷暑,武昌造船厂按期将发射塔架制造出来。在铁道部门的安排下,一批批部件如期顺利运抵西昌。
几乎在同一时期里,主要承建单位的某安装大队近千名建设者从北京、洛阳分批开进西昌,开始了发射设施的建设。
这是一个屡建奇勋的英雄集体。28年前,他们土法上马,用卷扬机和拨拨杆安装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00多米高的试验塔;之后,他们出色地完成了好几个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的安装任务,获得两项国家重大发明奖、两项全国科技大会奖,被称为“为神箭安装弯弓的人”。
他们来到西昌卫星中心工地后,采取“突出重点,分段浇注,多面合围,立体作业,大块拼装”等施工方法及多种工艺新技术,使浇注混凝土工效、安装工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节省投资3000万元,大大缩短了工期。在艰苦奋战的420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没有休息一个星期天和节假日,平均每人累计加班1200个小时,有185名建设者立了功。
西昌发射中心的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为了造好场地,也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当时正是阴雨天气,时间又十分紧迫,大家顶风冒雨,一齐上阵,劈山炸石,填沟奠基。数十台推土机、搅拌机日夜轰鸣,成百上千的人肩挑背扛,肩被磨破了,腰被压酸了,腿红肿了,脚碰伤了,滴滴鲜血,流淌在泥泞里。由于连续苦战,又有多少人在挑着泥石时,走着走着,一下睡着了,啪的一声,连人带筐,摔倒在地,磕得头破血流……
正是依靠这些人的默默奉献,正是靠着这种顽强的拚搏精神,仅仅经过14个月,这个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就奇迹般地竣工了。这种罕见的速度,使美国休斯公司卫星专家斯坦豪尔先生禁不住竖起大拇指:“了不起,了不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