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港澳委员议论风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3
第2版(两会新闻)
专栏:特写

港澳委员议论风生
本报记者 何伟
3月22日上午9时整,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王光英步入港澳委员小组讨论会会场。
“一方面来看看大家,一方面想听听发言。”谷牧的开场白简单而又诚挚。
王光英风趣地说:“两年多没跟在座的老朋友见面,我发现面孔并没有老,看来大家心情舒畅,买卖兴隆。”
一阵会意的掌声之后,主持人黄克立委员鼓动说:“今天有两位副主席参加,大家有什么意见要说,可要抓住时机哟。”话音未落,许多申请发言的手举了起来。
陆达权委员说:我赞同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地扩大改革开放,对香港繁荣十分有利,对稳定香港局势十分有利。
一席话,赢得了众委员的认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得民心。梁燊委员说,现在西方经济不景气,亚洲“四小龙”面临经济转轨,客观上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十分有利的机遇。我们应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把国际资金吸引过来。
反对形式主义的问题,引起港澳委员的关注。陈复礼委员发言,称赞今年李鹏总理报告是近年来最短的一个。
三峡工程是今年委员关注的“热点”之一。胡鸿烈委员动情地说:“今年参加政协会,我很高兴。因为三峡工程要上马了。去年开会,审议‘八五’规划,我就提出应把水利建设放到重要位置。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农业和水利。我曾考察埃及的阿斯旺高坝,目睹尼罗河不再泛滥,两岸百姓安居乐业。中央提出要“抓住时机”,我看三峡工程也应早上。”
心直口快的黄梦花委员说他最担心三峡工程的安全问题。何世柱委员接过话题称:不要多虑,一则国力越强,挨打的可能性越小;二则即使战争爆发,6天之内就能把水位降至最低点。
不同的意见在这里碰撞,表达的却是相同的心愿:希望三峡工程尽快为民造福。
踊跃发言、议论风生的热烈气氛感染了与会者。原来担心言者少、听者多的主持人不得不横生枝节,制订临时“法规”:将委员发言限在7分钟之内。记者注意到,2个多小时,发言的委员已近20人。一位香港同行说:没想到发言这么积极。
讨论结束时,谷牧副主席对主持人说:“今天你主持会很累。”黄克立答:“大家情绪很好,谈得高兴,累点没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