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文章越长读者越少两篇千字文获诺贝尔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2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文章越长读者越少
两篇千字文获诺贝尔奖
文章的价值在其内容,而不在长短。
1953年,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关于DNA分子双螺旋模型》的千字论文,作者是美国的华特森和英国的克里克。这两位科学家在这篇貌似“豆腐干”的短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组建DNA一级双螺旋的分子结构模型,一举解决了使许多生物学权威长期陷入困境的世界难题。这篇千字文被公认为生命科学史上的“时代之作”,华特森和克里克也由此而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
12年后,美国物理学家彭齐阿斯和威尔逊,在《天体物理月刊》上发表的题为《在4080兆赫处天线附加温度》的论文,字数更少,只有600来字。就是这篇论文,创造性地提出了宇宙背景辐射的科学论点,对大爆炸宇宙学提供了奠基性的实验支持。这两位物理学家分享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论文可以“大题小作”,简明扼要;我们的日常报告、讲话、文章,难道非要洋洋洒洒,不讲满多少时间写满多少字数而“誓不罢休”吗?!(3月12日《解放日报》罗汇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