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元宵”杂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06
第4版(副刊)
专栏:

“元宵”杂话
朱靖宇
序入严冬,作为传统节日应令美食之一的“元宵”,已经面市,并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我在贡院西街南口新开张的稻香村食品店里,买回了一袋,躲进小楼,和小外孙就煤气灶煮而食之,齿颊留甘,肢体添暖,真是“其乐也融融”。
此味由来已久,早在南宋时,就已经见之于赋咏了。当时,它的名称叫“浮圆子”,是专在元宵时分应令煮吃的。宰相诗人周必大,写了首纪实诗作,题目为《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通首写的是:“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循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诗笔生动,读来仿佛身处其境。
“浮圆子”的名称,如今已很少有人齿及了。但此味全国同嗜,因地异名,南方叫做“汤圆”,北人则谓之“元宵”。为何立这一称名?还要从借以立名的同名节日说起。元宵,是旧历正月十五日的夜间。在汉朝时,这本是皇帝每年祭祀天帝的固定时分。其时,是径直称做“正月望日”的。后来道教兴起,据道教典籍说法,有三个仙官,分别是“赐福天官”、“赦罪地官”和“解厄水官”。正月十五日,是赐福天官的生日,按序列称“上元日”,这天夜间就叫“上元之夜”,省称“元夜”,又转义为“元宵”,成为盛大的传统节日。这时分,灯月交辉,家人团聚,大家吃“浮圆子”,具有象征意义。周必大诗句“团圆事事同”,是指实的。
过去,听专门研究民俗的常惠先生讲到,民国初年,围绕“元宵”的名称,在北京袁世凯的治下,曾闹过一出笑剧。袁世凯窃国,把当时的国号“中华民国”改成“中华帝国”,把民国五年改做“洪宪元年”,自己由大总统当了皇帝。当时,工于拍马之术的袁朝大臣,以“元宵”和“袁消”同音,下死命令让官民们一律称之为“汤圆”,于是,市面上“卖汤圆”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北京人不乏幽默感,编成歌谣传唱:“大民国,洪宪年,正月十五卖汤圆”。真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随着袁世凯帝制的幻灭和身死,岁月悠悠,这桩“正月十五卖汤圆”的往事,也就成为京华佚闻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