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借来东风好行船疏浚渠道好种田陵县下大气力抓好“智力流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借来东风好行船疏浚渠道好种田
陵县下大气力抓好“智力流通”
本报讯“这流通、那流通,抓不好智力流通别的流通就没有后劲”。基于这种认识,山东省陵县县委、县政府在发展高产、高效农业中,采取与科研部门“攀亲”、聘请专家教授上课、发挥县电台、电视台的作用,举办科技讲座、举办农民科技夜校、发放“明白纸”等形式,下大气力抓好“智力流通”。农民称赞说“借来东风好行船、疏浚渠道好种田”。
陵县县委、县政府首先与科研部门“攀亲”,每年聘请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来陵县调查、授课。他们先后聘请了国家、省、地农科专家20余人来陵县做报告30余场。根据专家的建议,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了小麦精播、玉米合理密植、优化配方施肥、氨肥深施和间作套种新技术。去年,全县粮食总产达4.12亿公斤,比上年增长0.5亿公斤。
在抓好“智力流通”中,他们举办农民夜校,做到有教室、有教员、有内容、有考核,并把乡(镇)村举办农民科技夜校的好坏同干部政绩挂钩。
去年,全县有近千个村庄办起了农民夜校,12万多人参加了学习,巩固率达80%以上。利用科技夜校发放“明白纸”达200多万份,较好地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田。
全县注重加强科技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一是强调岗位自学;二是进行办班培训;三是组织交流提高。去年,全县共举办培训班120次,有3462名农民领取了“绿色证书”,462名农民获得了“技术职务证书”,发展科技示范户36000余个,全县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康永森 秦国华吕光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