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繁忙的阿比让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4
第7版(国际)
专栏:科特迪瓦通讯

繁忙的阿比让港
本报记者 顾玉清
进入阿比让港,顺着经过重新整修拓宽的码头往前走,沿途可以看到,到处堆满了各种待运的集装箱、木材、水泥、咖啡、可可、棉花等等;港湾内,停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货轮,中国天津远洋运输公司的“燕山”轮也排列其中;各种起重机和吊车吊运着成箱、成堆、成捆的货物,整个阿比让港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陪同我参观的港口公共关系处的勒维里·马尔什尔先生介绍说,一年多前,港口很不景气,有时两三天甚至一个星期才有一条船进港。他见我有些疑问,便进一步解释说,过去港口活动之所以出现这种令人担忧的情况,一是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二是由于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等一些西非内陆国,以往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的外贸运输都是通过阿比让港,后来因科特迪瓦境内检查的关卡多,港口手续繁杂和关税高等原因,而改道转向多哥、贝宁及塞内加尔的港口。
然而,阿比让港在西非仍有其重要性和优势。它是非洲大陆(除南非外)名列前茅的集装箱港,现代化设备较为完善,有同时接待六十多艘船只的能力,货物年吞吐能力超过一千万吨,被称为科特迪瓦的经济“脐带”。为使港口重现活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特迪瓦政府和港口行政当局相继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强化管理。
去年七月和九月,科特迪瓦政府部长理事会两次举行会议,通过了一项取消过境或转口货物征收百分之二十五劳务税的决议。同时,决定减少国家干预,给予港口更多的自主权,为扩大港口的业务范围开了绿灯。
港口行政当局则把改进服务态度、加快货物周转,作为工作的重点。用港口总经理让·米歇尔·穆洛德的话说,“简化行政手续将构成经济效益的最大矿床”。他认为,阿比让港今后要力争成为一个服务中心。船进港,如同客人进了宾馆一样。现在,阿比让港在完善各项服务制度的同时,有关部门每月还定期与客户举行座谈会,听取意见,改进工作。
目前,阿比让港正准备投资四十亿非洲法郎,用于集装箱的更新,并引进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争取将微机终端推广到所有部门,以便进一步改善港口的服务。
在国际海运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下,阿比让港于去年九月同贝宁、塞内加尔、多哥、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海运部门共同签署了一项技术合作协定,稳定了相互间的合作关系,促进了运输量的增长。
一九九一年,阿比让港的商品运输量约为一千零五十万吨,与一九九○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百分之二点零八,其中石油产品运输量增长百分之一点七八,大宗商品增长百分之二点四二。马尔什尔说,这是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来出现的转机。
不知不觉,汽车穿过二十五个码头区,行至连接大西洋和泻湖的弗里迪运河边。该运河长二点七公里,一九三六年开凿,一九五○年完工。有了它,才有了阿比让港和阿比让的繁荣。站在出海口处被巨大海浪拍打着的高高的堤坝上,近处不时有船只从眼前驶过;近海处停泊着不少等待进港的货轮。这再一次使人感觉到,变化中的阿比让港确实不同于以往了。(本报阿比让电)(附图片)
图为中国远洋货轮“衡山”号停泊在阿比让港口。
本报记者 杨汝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