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塑造真实的公安形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4
第8版(副刊)
专栏:我看新时期中国电影征文

塑造真实的公安形象
刘杰
眼下,以侦探、刑警为题材的影片不少,但从中却很难找到让人经久不忘的、可亲可敬的公安干警形象。
我们曾有过《今天我休息》中的马天民、《神圣的使命》中的王公伯、《第十个弹孔》中的鲁泓、《最后的疯狂》中的何磊、《龙年警官》中的傅冬……这些影片都真实地反映了公安干警的工作、生活,以及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反映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但是,相当数量的公安题材影片,还存在失之于浅、失之于俗、失之于假的弊端。
在这些影片中,人物形象苍白、模糊,情节安排主观随意,细节描写雷同、虚假,诸如一紧张就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窗帘飞动,纸片遍地;一作案就必是或门响,或钟鸣,或猫头鹰、乌鸦叫……见脚见手不见人,音乐骤起;一分析案情就烟雾缭绕,烟蒂成堆,召开马拉松会议,侦查员武断,刑警队长鞭辟入里,公安局长一锤定音……此类场面不断重复,形成模式。要翻新也不外乎加上点现代侦破器械、电子音乐、高级酒吧、舞厅、歌厅……
还有一些影片,生编硬造,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成了儿戏。如某部影片中的刑警队长,一出场便是一串莫测高深的动作,加之一张刀削斧砍的脸和带有野性的眼神,一派黑社会“煞星”的气质。这无非是抄袭外国的东西。在侦破疑案中,他置公安机关铁的纪律于不顾,公然在手枪套中放着令观众吃惊的小酒瓶,并不止一次地掏出酒瓶喝酒。又有另一影片中的侦查处长,身为公安部的刑警,在追查患有艾滋病三个女孩子时,他不仅语言粗俗,而且多次驾车抽烟;在某地叫门不成,竟用脚踢开;在电影拍摄现场,不听劝阻,竟动手打人,严重地违反了公安纪律。还有一部影片,编导者为了表现公安干警也有七情六欲,竟有意安排了刑侦队长和女友办案途中“雨夜客栈”这场戏。在这场戏中,女友(也是刑警)躺在床上时那双情火中烧的眼睛,那副袒露胸臂的身姿,以及队长进退维谷、抓耳挠腮的狼狈模样,真是出了公安干警的洋相。
应该看到,公安干警是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他们在办案过程中的言谈、举止,都要遵循道德规范和国家法令。我们希望电影的编导者,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真实地多侧面、多层次、多色调地去表现公安题材,塑造真实可信的干警形象。(作者单位:长春市公安局南关区分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