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寻求生命中的辉煌——悼关肃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5
第8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寻求生命中的辉煌
——悼关肃霜
冯牧
关肃霜在走过了生活中辉煌而又艰难的历程之后,突然逝世了,永远离开了她如此热爱的祖国和人民,离开了半个世纪以来为之献身的京剧艺术舞台,离开了为她的艺术才华所倾倒的广大观众。
友人深夜从昆明用电话告知了这个使我悲痛而又愕然的消息。我几乎难以置信。因为就在头一天晚上我还在电视上看到她在昆明艺术节上演出的壮观场面,看到她矫健优美的身姿,听到她强劲有力的歌声。她的生龙活虎般的丰采和热情洋溢的风度使人难于置信,竟然就在次日的凌晨她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但这个严酷的事实毕竟发生了,我们永远失去了一位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高尚品德的京剧艺术家。这是中国艺术事业的一个令人痛惜的难以补偿的损失。
我是在1950年初认识关肃霜的。当我第一次在昆明看到她的演出,就不禁为之惊讶:在我国这个边疆城市里,居然会出现这样一位既有非凡天赋又有深厚功力的优秀演员。当时我就暗自断定,这位只有21岁的青年演员必将有一个远大的发展前途。1951年,正值程砚秋同志到昆明演出,我曾经向他推荐过关肃霜并陪他一道看过她的戏。我记得,这位戏剧大师很欣赏关肃霜的戏路宽广,天赋深厚;同时,曾语重心长地勉励她:在表演上力求丰富的同时,还要刻苦钻研,避免驳杂。这给了关肃霜以很大启发。在那不久之后,敬爱的周总理于出国访问归途中在昆明看了关肃霜的戏,对她的才华深为欣赏,并且给了她极大的鼓舞和帮助,不但对她表演的白娘子、杨排风等人物的进一步深化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而且还关切地问到了她的家庭生活、学艺师承乃至她的艺名问题(那时,她的艺名关鹔鹴,是十分生僻难认的字),自那以后,她才根据周总理的建议,把名字改为肃霜。也是在那时候,关肃霜在昆明结识了京剧艺术家李少春,他们相见恨晚,引为艺术知己。见多识广的李少春使关肃霜十分钦佩。她后来曾经对我说,在她的艺术生涯中得益最多的,就是以艺术精湛和富有创造精神见称而被视为先行“全能冠军”的李少春。他们曾经互相约定,争取在一起组团演出;但这一无疑是珠联璧合的合作计划,除了1956年在北京招待外宾的晚会中合作过一次以外,一直也未能实现。
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这段时间里,关肃霜的艺术生涯可以说是走上了一个巅峰时期。她多次到北京、上海等地演出,以自己独具魅力的丰采和独特的艺术个性风靡了大江南北。她多次出国演出并且获奖,为祖国的民族艺术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使她终生难忘的是,她在1959年终于得以列入京剧大师梅兰芳的门墙;梅兰芳也以能有她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弟子而感到高兴。在拜师后的一次演出中,我曾陪同梅先生一起观赏关肃霜的《金山寺》,梅先生脸上时时露出的赞许的笑容,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
在将近50年的艺术生涯中,关肃霜终于以自己的辛勤探索、刻苦磨练,在京剧表演艺术上闯出了一条独具风格的道路。她以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舞台上创造了一系列光辉夺目而又各具性格的古代和现代的妇女形象。她演出的《白蛇传》、《战洪州》、《铁弓缘》、《黛婼》以及《谢瑶环》等剧目,可以说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一个超越前人的水平和境界。看她的戏,使人常常获得一种独特的美感:她的绰约纷繁、刚劲婀娜的舞姿,她的刻画入微、优美纯真的表演,她的游刃有余、举重若轻的技艺,她的浑厚自然、刚柔并蕴的歌唱,以及通过这一切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形形色色的女中英杰的丰满形象,都无不使人产生一种耳目一新、意境酣畅的艺术感受。这样的艺术境界,是我们从许多演员身上很难看到的。因此,当有人认为关肃霜已经创造了自己的艺术流派时,我以为并非溢美之誉。
关肃霜的成就,是同她作为一位艺术家所具有的那种正直高尚的品德和素质分不开的。她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她生活了40多年的云南的山山水水。在使京剧艺术扎根于边疆大地方面,关肃霜同她的战友们(比如去年逝世的余素秋),作出了令人钦敬的贡献。她经常深入民族地区和边防部队,以自己的艺术为人们带来很大的快乐。像这样能够持续不断地自觉地把自己的艺术事业奉献给身居穷乡僻壤的劳动人民的著名艺术家,受到人们的普遍爱戴和交口赞扬,是绝非偶然的。
关肃霜是一个在艺术追求上永不满足的人。她淡泊名利,自奉甚俭。她时常说,她的成功秘诀只不过是几个字: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多练多学、多思多演。在艺术事业上,她是一个不知疲倦、不计代价、毕生勤奋的追求者和创造者。她也经常以此来要求她的学生们。在她年逾花甲之后,还总是念念不忘于艺术上的精进和提高。近几年来,每见到她,她总是会对我提出一连串自己准备奋力以求的新计划来。她总是说,她在舞台上的时间不多了,在有生之年,她还要努力拚搏一番,来攀登更高的更加辉煌的艺术境界,以报答党和人民对她的培育……
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里,她是不是已经达到了她的理想境界呢?我认为,她在第三届艺术节上的气势恢宏的演出,她在自己生命中最后几天所表现出来的鞠躬尽瘁、竭诚奉献的忘我精神,都足以说明:她已经找到了自己毕生追求的最后的辉煌境界。
关肃霜的名字,将永远铭记在广大观众的心中。(附图片)
关肃霜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演出《金山寺·水斗》,中为她扮演的白蛇。这生命的绝唱为她辉煌的艺术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徐建中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