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这里生机一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5
第8版(副刊)
专栏:基层文化巡礼

这里生机一片
易希高 王加山
这里是中原油田总部。按照石油工人的说法是“我们油田的首都”——一座崛起于中原大地的现代化石化新城。从这座新城辐射出的卫星小镇、井站、井队,跨两个省、4个地区、16个县市,面积达5300平方公里。全国的特大型企业,下属30多个大公司、厂,职工及其家属近20万人。他们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物质生活是有保障的,他们的文化生活如何呢?
正是三九四九冰上走的季节,黄河里的冰凌也冻得哆嗦,黄河滩头的一座游艺室里,歌声、琴声、舞步声,却搅出一派盎然春意。这是一个基层采油队正在排练1992年春节文艺节目。
油田总工会曾经举办了10届职工文艺会演,几乎每年一届,时间一般放在重大节日里。各大公司、厂,自己也多层次举办。这个基层采油队排练的节目,就是准备参加文艺会演的。
平常,分班倒的紧张劳动,照面的机会也很少,会演可是一个难得的欢乐聚会。职工们观看演出,不单纯是为了娱乐,而把它当成一次相亲会友的好机会。参加演出者,也想在舞台上表现表现自己,认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年轻人,还能为单位争回荣誉,因此大伙都挺重视和关心,也挺感兴趣。
除文艺会演外,还大面积、多层次、经常性地举办舞会、音乐会、电影晚会、时装表演、文化夜市、体育比赛等各项活动。每一个活动,都给职工们的生活点燃一次欢乐之火。
油田职工既来自农村,又来自城市,和农村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油田生活,既区别于农村生活,又区别于城市生活。生活在油田的作者,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感受。他们的作品,油田人看了亲切,非油田人看了新鲜。
近几年来,他们出版了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20余部著作,有数以千计各类文艺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等全国各地报刊。几部电视剧搬上了屏幕。近百件作品获省部级以上的创作奖。
中原油田的文化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且日益完善。职工们对自己的“表现舞台”也是比较满意的。现有容纳千人以上的俱乐部15座,图书馆34个(藏书140万册),电视差转台6个(密闭电视各大单位都有),体育馆、场15座,游泳池6个,电影放映机80部,文化站20个。还有文学期刊《中原》;专业剧团中原歌舞团。专职人员达300人。
当前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基层。在一两年内,要让每个基层单位都有两室一场(文化室、图书室、运动场),优先满足一线职工对文化设施的需求。
油田党委提出:要像抓生产一样重视抓职工的文化生活。党委书记林治开说:“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延。”党委不仅关心广大职工的文化生活,而且关心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的实际问题。总工会主席任振成也很负责,外地来了剧团,他要求先开往基层去演出。他们还很重视抓提高,努力满足多层次职工的精神需求。
活跃的文化生活,有效地调节了职工们的心态与情绪。大伙都比较安心,无形之中产生着一股凝聚力,从工作上反馈了出来。1991年,全油田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原油、天然气生产指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