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科技兴农在塞外结硕果内蒙古河套平原建成8万亩吨粮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25
第3版(经济)
专栏:

科技兴农在塞外结硕果
内蒙古河套平原建成8万亩吨粮田
本报讯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组装配套,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在长城以北一年一作的河套平原上,创出8万多亩吨粮田的奇迹。去年,全盟粮食种植面积320多万亩,总产达10.5亿公斤。而8万亩吨粮田仅占全盟粮食面积的2.5%,却产出占总产8%的粮食。
内蒙古河套平原在巴彦淖尔盟的境内,自古受益于引黄灌溉,盛产小麦、玉米、葵花、甜菜等作物,素有“塞外粮仓”之美称。但是,由于河套平原位于北纬40度线外,海拔在1000米以上,无霜期仅有130天,再加上广种薄收、粗放耕作的传统经营方式,使农业生产发展受到制约。
1984年,巴盟的农业科技人员大胆引进了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和小麦永良4号、玉米单交新良种,采取传统套种技术与农业适用新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光、热、水、气资源和土地的利用率,寻找推动河套农业发展的突破口。这一年,他们在6个旗县市布点41处,进行小麦套种地膜玉米栽培试验,结果7户农民在6亩土地上,创造了亩产小麦、玉米超1吨的纪录。其中,杭锦后旗小召乡农民牛兴国,小麦套种地膜玉米的亩产达到1036公斤,成为闻名全区的“高产状元”。 (彭勃 沈思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